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AMD能否彎道超車動搖英偉達霸主地位?“神仙打架”背后“躺贏”的A股合作伙伴有這些

AMD能否彎道超車動搖英偉達霸主地位?“神仙打架”背后“躺贏”的A股合作伙伴有這些

財聯社笠晨    2023-11-26

11月25日訊(編輯 笠晨)隨著ChatGPT的橫空出世,全球掀起了AI大模型熱潮,以GPU為代表的算力芯片供不應求。在全球GPU領域主要有2大廠商,一個是英偉達,一個是AMD。其中,英偉達被譽為AI總龍頭,全球GPU市場占有率高達86%,而僅次于英偉達的就是AMD。伴隨英偉達一路沖破萬億美元市值,資本市場對GPU行業老二的期待值也達到了頂峰。今年以來,AMD股價累計上漲已經超過90%。隨著AI芯片需求不斷激增,AMD正試圖憑借空前強大的芯片新品和難得的產業機遇,攻入英偉達的腹地。

美東時間周二,英偉達(Invida)發布了2024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展現出人工智能熱潮給公司帶來的強勁增長動力。財報顯示,英偉達收入為18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6%,比上一財季增長34%,創紀錄新高。有媒體報道稱,英偉達高管在2024第三財季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受到美國收緊AI出口管制的影響,第四季度來自中國和其他受影響的國家和地區的數據中心收入將大幅下降;管制很明顯對英偉達在中國的業務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從長期來看都會存在。

據介紹,英偉達第二季度數據中心來自中國等地區的收入貢獻約20%-25%。A股方面,英偉達概念股利通電子周三慘遭跌停,鴻博股份收盤跌超6%。美東時間周三,英偉達收盤跌2.46%,而AMD股價同日上漲2.81%,創下近期反彈新高。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周五收盤,英偉達產業鏈指數下跌2.67%;美東時間周五,英偉達收盤跌近2%。

image

image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英偉達霸主地位“動搖”:千年“老二”AMD何時能迎來逆襲?

11月1日,AMD公布第三季財報,營收58億美元,分析師預期57億美元。今年6月份,AMD專門針對AI大模型訓練需求發布Instinct MI300系列芯片。分析人士表示,這幾乎是全球范圍內第一款能夠直接對標英偉達大模型訓練芯片H100的產品。根據AMD官方信息,MI300在部分技術指標上相比英偉達的H100更具優勢,比如MI300提供的HBM(高帶寬內存)密度是H100的2.4倍,HBM帶寬是H100的1.6倍。公司CEO蘇姿豐曾透露,MI300X GPU將于第四季度推出,并已向高性能計算、云計算和人工智能供應商提供樣品。

英偉達近期推出其最新芯片H200,是H100芯片的升級產品,內存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更適合大語言模型。在用于推理或生成問題答案時,該芯片性能較H100提高60%至90%。據稱,英偉達預計將于2024年第二季度出貨H200芯片。中國是英偉達全球人工智能芯片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并且增長幅度以及利潤都非常可觀。針對中國市場,《科創板日報》記者日前從產業鏈人士處了解到,英偉達現已開發出針對中國區的最新改良版系列芯片:HGX H20、L20 PCle和L2 PCle。

《科創板日報》記者周五從產業鏈人士處了解到,英偉達針對中國區的最新款H20等改良版AI芯片,最快將在2024年1月開始接受預定。此前,該系列芯片預計在11月16日發布,但多名產業鏈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H20等目前還沒有貨。一名產業鏈人士稱,最新款芯片出貨原本就在2024年,目前看批量提供時間是要延遲。另一名產業鏈人士則表示,相關政策沒有完全落實,還需要等待。有媒體報道,這三款AI芯片并非“改良版”,而是“縮水版”。其中,用于AI模型訓練的HGX H20在帶寬、計算速度等方面均有所限制。分析人士表示,理論上,HGX H20整體算力要比英偉達H100 GPU芯片降80%左右,即HGX H20等于H100的20%綜合算力性能。

image

AMD正在搶抓英偉達缺席后的空白。AMD CEO蘇姿豐表示:“中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為了提升中國市場收入,蘇姿豐還表示,AMD將尋求為中國客戶開發AI加速器方案和產品。分析人士表示,如果AMD能夠在第四季度提高產量并成功推出MI300芯片,那么它有望迎來強勁的需求,因為很多人都買不到英偉達的芯片。因此,AMD可以有效填補供需缺口。

晨星公司的科技部門主管布萊恩·科爾洛表示:“2024年肯定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在設想中):英偉達的GPU售罄,客戶只能使用AMD的GPU,而AMD僅憑可得性就可以贏得業務。”甲骨文公司計劃采用雙源采購策略,即同時從英偉達和AMD兩家公司購買AI芯片。在明年,甲骨文公司將優先考慮購買AMD的產品。這是因為英偉達因市場需求巨大而未能達到甲骨文公司預定的采購目標。據悉,AMD擁有足夠的芯片零部件,可以支撐MI300在四季度積極發布,并在2024年供應充足。

另一方面,AMD高性價比的市場策略將是其在AI領域的另一大優勢。聯博資產管理公司的分析師Stacy Rasgon認為,提供“平替版的英偉達”,將是AMD爭取市場支持的關鍵。AI研究公司Cambrian AI Research則分析稱,大公司需要“第二供應商”的戰略將為AMD提供機遇:“像OpenAI和微軟這樣的公司需要有一個能替代英偉達產品的選擇,AMD可能會給他們一個無法拒絕的提議,但不要指望能從英偉達那里搶走很多份額。”無論如何,大模型產業疾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算力缺口:根據OpenAI數據, 模型計算量增長速度遠超人工智能硬件算力增長速度,兩者之間存在萬倍差距。對于長期在AI領域缺乏存在感的AMD而言,它正迎來了最好時機。

英偉達不僅是一流的硬件公司,更是一流的軟件公司。分析人士表示,就算硬件性能可以跟英偉達比肩,但是軟件解決方案仍難以與英偉達的CUDA對抗。2006年,英偉達推出了CUDA平臺,讓開發者能夠給予GPU進行編程和開發,最終形成了一個龐大穩固的生態。在推出CUDA之前,全球能用GPU進行編程的不足100人,目前CUDA的使用者超過400萬。每一個成功的硬件公司背后,往往都有一個更強大的軟件團隊,蘋果和英偉達都是如此。

2016年,AMD推出了對標英偉達CUDA的ROCm架構。至今,AMD ROCm平臺的工具鏈已經相對完善,并且能夠兼容英偉達的CUDA平臺。此外,為了進一步優化軟件生態,AMD還在2023年10月份官宣收購了AI軟件企業Nod.ai。人工智能新創企業Lamini的聯合創始人、英偉達的前CUDA架構師格雷戈里·戴莫斯表示,他認為AMD正在縮小差距。戴莫斯表示:“AMD已經投入數百名工程師支持通用人工智能計劃。”但即便是蘇姿豐也承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會毫不猶豫地宣布:我們的硬件是優秀的,我們的軟件也在不斷改進。”

▌傍上英偉達的鴻博股份年內股價暴漲近4倍 與Invida、AMD皆有合作的A股廠商有這些

英偉達作為全球最大的GPU生產廠商,被推上了“算力霸主”的寶座。2023年以來,英偉達股價暴漲超240%,市值突破萬億美元。與此同時,A股市場也掀起了英偉達概念股炒作熱潮。拉長時間來看,據wind英偉達產業鏈指數顯示,與英偉達合作成立北京AI創新賦能中心的鴻博股份、在800G光模塊方面供貨英偉達的中際旭創和英偉達重要供應商天孚通信年初迄今漲幅位列前三,分別為390.23%、249.87%、194.41%,萬潤科技、香農芯創、同方股份和華工科技同期漲幅均超八成。

image

據wind英偉達產業鏈指數成分股顯示,英偉達產業鏈中,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中興通訊、京東方A、浪潮信息、山子股份、華工科技、中電港、游族網絡、鴻博股份、千方科技、海康威視、啟明星辰、滬電股份、海能達、奧拓電子、萬潤科技、德賽西威、博杰股份、恒信東方、順網科技、中際旭創、天孚通信、香農芯創、勝宏科技、中科創達、先進數通、中富通、華大基因、精研科技、鉑科新材、金百澤、同方股份、長電科技、均勝電子、工業富聯、中科曙光、景旺電子、移遠通信、步長制藥、世運電路、虹軟科技、鼎陽科技、奧比中光-UW、龍迅股份、和林微納。

據不完全統計,與AMD有合作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中電港、芯原股份、海光信息、景旺電子、通富微電、奧士康、鉑科新材、一博科技和勝宏科技等。(詳見此前深度報道《AMD攜“終極武器”MI300芯片全面追擊英偉達!產業鏈受益上市公司一覽》)

另據不完全統計,在A股上市公司中,與英偉達、AMD皆有合作的有勝宏科技、中電港、鉑科新材、景旺電子和奧士康,具體業務如下:

image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