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用AI技術模仿聲音詐騙,美國老年人成主要受害群體

據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援引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9日報道,人工智能(AI)詐騙盯上了美國老人,2022年造成損失超16億美元。
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報告,許多詐騙分子利用AI技術模仿人的聲音,之后打電話給受害者或者他們的家庭成員,索要錢財。根據證人的證詞,受騙者接到的電話內容主要是親人因處于危險、受傷或者被劫持為人質而需要數額不等的錢財。報告還列出十種最主要的詐騙類型,包括金融詐騙、電腦詐騙、利用約會軟件提供的資料進行網絡釣魚以及盜竊個人身份等詐騙行為。
在近期美國參議院舉行的關于人工智能騙局的委員會聽證會上,委員會主席、賓夕法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鮑勃·凱西(Bob Casey)表示,該委員會于去年出版了年度詐騙報告,重點介紹了比較嚴重的詐騙行為。在報告中,聯邦調查局(FBI)稱有民眾因詐騙分子偽裝成其祖父母而受騙,詐騙金額達1300萬美元。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表示,詐騙金額的具體數值“可以肯定是被低估了”,部分受害者因受騙而感到尷尬,選擇不向警方報案。
鮑勃·凱西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聯邦政府需要采取行動,保護人們免受AI騙局的侵害,并補充稱目前美國有關人工智能的規定很少,應通過立法打擊此類與AI技術相關的騙局。“無論他們的年齡、性別或背景,任何人都可能成為這些‘令人信服’的騙局的受害者。我們從全國各地聽到的故事令人心碎,為人父母的我能理解這些受害者的恐懼和擔憂”。
得克薩斯州分析與數據科學中心主任塔希爾·伊金(Tahir Ekin)出席了聽證會,并表示模仿家人聲音的詐騙策略可以提升“詐騙的可信度和情感吸引力”。他補充稱,避免美國老年人陷入此類詐騙陷阱的方法包括優先提高他們的數據和人工智能素養,并積極讓老年群體參與預防和辨別工作。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