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無人駕駛分6級,你家的車處于哪個級別?

無人駕駛分6級,你家的車處于哪個級別?

新火種    2023-09-20

隨著電腦、手機等智能產品的日益成熟,各大互聯網公司、各種長線資金、各大車企,又把視線瞄準了“智能駕駛”這個賽道,期待能先他人一步達到真正的“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受益于于計算機技術與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發展,隨著電子產品的尺寸越來越小,芯片運算速度越來越快,擁有一臺智能汽車的成本也越來越低。然而更換汽車的支出,要遠遠大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所以多少了解一下汽車知識也很有必要。

(一)L0-L5

目前主要采用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是由SAEInternational(國際汽車工程學會)2014年發布,2018年修訂的《標準道路機動車駕駛自動化系統分類與定義》:根據系統執行動態駕駛任務的多少,將自動駕駛分為L0-L5級六種不同級別。

L0:人工駕駛,駕駛員完全掌控車輛。(基本淘汰)

L1:輔助駕駛,駕駛員仍為主要掌控者,系統只會在特定的情況下介入。常見的防鎖死剎車系統(ABS)與動態穩定系統(ESC)都屬于這個級別的功能,一般在駕駛員駕駛不慎時介入。

L2:部分自動駕駛,駕駛系統可以完成某些任務,但駕駛員仍然需要實時監控環境。與 L1 類似,系統在特定情況下介入,功能相對高級。常見的功能有自動緊急煞停(AEB)自動泊車(APS)、車道偏移輔助(LKA)。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熟知的定速巡航也就是ACC介于L1-L2之間。

L3:有條件自動化駕駛,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駕駛系統可以完全掌控駕車,暫時解放駕駛員。駕駛員可以在適當的時刻查看手機,但不可已進入深度休息狀態,以便在緊急時接手。允許用戶在堵車時開啟無人駕駛模式,然而一旦交通順暢或需要下高速路口,用戶必須重新接管。(比亞迪、特斯拉已先一步宣布L3量產,其余老牌車企也達到L2+水平

L4:高度自動化, 自動駕駛不再需要用戶的緊急應答,可以完全接替用戶,用戶可以進入完全放松狀態。然而這個系統的啟動是要滿足一定條件,比如天氣需晴朗,或者只在高速適用,但和 L3 相比,它的限制條件已大大減少。(在技術上,已經逐漸的成熟,但是在商用上,還需要數據的支持,法律法規的完善,進入普通的家庭還需要時間

L5:完全自動化,自動駕駛的終極形態,目前業內人士廣泛的認為這個級別屬于一個理想狀態,需要很多領域的突破,特別是人工智能。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全自動無人駕駛可能比自動駕駛更安全,因為其可以在車輛行駛中排除人為錯誤和不明智的判斷。

司機看到路徑物體到剎車需要1.2秒,大于計算機的0.2秒,很多事故中,這個差距可以決定生死。最高級的自動駕駛才是安全的終極目標。

(二)自動駕駛歷史

從1886年世界上第一臺汽車的誕生,到1981年奔馳公司開發出撞擊保護系統。我們經歷了將近100年,才逐漸完成從L0到L1的過渡。

目前,我們大部分家庭使用的車至少都是l1級別的。無論是ABS、自動巡航或者更高級的自動泊車APS。

慢慢的,又過了40年到了現在,我們的L1、L2已經成熟,并且大量量產,讓我們的出行更加方便舒適。

然后比亞迪還有特斯拉等大批車企已經宣布可以量產l3汽車。

雖然大部分車企仍處在L2-L3之間,L2比較成熟,L3級別的完善還需要相關數據的支持還有政策法規的完善。

目前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有四大領導者,L3技術已非常成熟(由于種種原因還沒有大規模商業化),處于無限的接近L4的狀態。

四大:谷歌,百度,Intel,還有通用公司旗下的Cruise公司。

此外還有很多公司巨頭的企業Motional(由現代汽車與Aptiv公司聯合成立)、Nvidia、Aurora Innovation、WeRide、Zoox、Gatik、Nuro、AutoX被評為競爭者,他們在某些方面有著優勢或潛力,但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以百度的Apollo RT6為例,新車全車配備38個車外傳感器,包含8個激光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12個攝像頭。

另外,網上有個段子就是說: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都是靠特斯拉公開專利技術發展起來的。

2003年比亞迪開始進軍電動車領域,2008年就已經推出商用的電動車F3DM進行小規模試用,并在2010年3月正式上市;2014年王朝系列的第一款車已經出來了,而特斯拉公司公開專利技術是2014年馬斯克宣布的。

所以說依靠特斯拉專利發展起來的說法完全是蝦扯蛋!

(三)未來

全球自動駕駛地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專利布局目標市場,全球共有58%的自動駕駛專利在中國布局。

中國已是自動駕駛的重要強國。全球大約有43%的自動駕駛發明專利來自中國,大幅領先美國25%、韓國9%、德國9%、日本8%等歐美發達國家。

中國也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專利布局目標市場,全球共有58%的自動駕駛專利在中國布局。在中國從自動駕駛技術追趕者向領跑者轉變的過程中,中國企業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自動駕駛技術能夠讓人從駕駛中解放出來。弱化司機身份,每個人都是乘客,而特殊人群也有了獨自出行的機會。人們可以在車里做更多的事情,例如休息、工作、娛樂等,汽車隨之也將會變成一個全新的生活空間,從而革新人們的出行體驗。

自動駕駛的技術特性也會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大部分交通事故是人為犯錯引起的,其中走神、疲勞、酒駕、超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但是自動駕駛汽車能夠避免因人為犯錯所導致的事故,會使事故的發生率大大降低。并且,自動駕駛有利于緩解交通擁堵。智能化能大幅度提高交通效率,解決擁堵問題。

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參考資料:中國專利網、中國制造20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