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中考考場外教輔機構搶人,家長報班為孩子適應高中

考場周圍被輔導機構“包圍”
6月12日,上午10點40分,距離上午的考試結束還有半個小時,德州一中考場外已經聚集了多家輔導教育機構工作人員,紛紛出動向等候孩子的家長們派發各式傳單。轉眼間,不少家長手中已經拿到了四五份宣傳單頁。
記者觀察了解到,為吸引考生和家長,輔導教育機構可謂“花樣百出”。多數輔導教育機構的宣傳單頁上,推出“新高一”、“預科班”等課程,有的直接打出“高效學習法”和“名師授課”的口號,教輔學生學習新知識或鞏固學過基礎知識。與此同時,為搶生源,輔導教育機構也大打價格戰,打出“持宣傳單頁報名可抵100元現金”、“提前報名或團體報名可享七折優惠”等等。
重點補習弱科提前適應
“暑假時間這么長,還是應該讓孩子去補一補的。”在德州一中考點,市民吳先生接到輔導機構宣傳單頁后,決定帶回家好好研究研究。吳先生稱,其女兒在德州第五中學就讀,學習成績中等,等中考成績出來后,讓女兒利用暑假提前打打高中的基礎。他打算讓女兒重點補習數學、物理兩科,女兒在這兩個科目上有點弱。
“初中升高中是一個磨合期,得提前適應下。”在實驗中學考點,一考生家長宋女士告訴記者,小學升初中時她就給兒子報了輔導班,提前預習了初一的功課。同樣,他覺得初中升高中后孩子也會不適應,所以就給孩子報個班,提前適應高中學習氛圍。據宋女士介紹,其孩子身邊同學幾乎沒有不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在選報輔導班上,多數家長的想法都很一致,不讓孩子掉隊。
課外輔導花銷真不少
在采訪中了解到,輔導教育機構的費用在幾千元不等,小班額或者一對一的輔導,價格會更高。“這屬于教育投資,要是真有效果,多花點錢也值得。”一名正在咨詢預科班的家長表示。記者了解到,由于2015年德州市高中取消擴招生,德州一中和德州二中只招收第一志愿填報該校的考生,實驗中學雖然能招收第二志愿考生,但要求這部分考生日的分數要比第一志愿錄取線高30分左右。多數家長們為了孩子們的前途,在中考之前就選擇給孩子報名參加課外輔導班。
孩子在德州同濟中學讀書的郭先生,一說起這三年培養孩子的成本,連聲嘆氣。郭先生說,他記得最清楚的一筆花費就是初三下學期,挑著孩子相對弱一點的課程報了兩科。一個課時120元,18節課總共2160元。“這還不算上初一初二在孩子身上的花費和三年古箏興趣班的輔導花費,不敢算,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錢,但這幾年,孩子上課儼然成了家里最大的日常花銷了。”
劉先生的孩子在德州市第九中學讀書,為了準備今年的中考,初三下學期,他給孩子報了輔導強化班。一個月集中強化學習文化課和增強美術功底,收費六萬元。“孩子想報考德州第二中學的美術特長生,為了更有把握,我們家長還是欣然交了這一筆不小的費用。”。雖然輔導機構花費不小,劉先生表示,中考結束后仍會為孩子選擇性輔導。
(原題為:《中考未結束輔導班已扎堆,家長提前報班適應高中課程》)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