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車能正常上路了!杭州會成為首批試點嗎?國家的這份通知明確了
昨天(11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邁出關鍵一步。

此外,國家四部委的通知還意味著,未來試點區域的“無人駕駛”車輛可以在當地申領正式的機動車牌照。按四部委的通知看,各地要在今年12月底前申報完成。
那么杭州是否會成第一批試點區域?一切的跡象顯示,杭州無人車正常上路大規模商業化正在踐行中。
從“測試”到“大規模應用”
《通知》要求,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工作基礎上,四部委遴選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準入試點;對取得準入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在限定區域內開展上路通行試點,車輛用于運輸經營的需滿足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運營資質和運營管理要求。
智能網聯汽車搭載的自動駕駛功能指國家標準《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定義的3級駕駛自動化(有條件自動駕駛)和4級駕駛自動化(高度自動駕駛)功能。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累計開放測試道路2萬多公里,總測試里程超過7000萬公里。一批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大量研發測試驗證,部分產品已具備一定的量產應用條件。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自動駕駛將從測試階段到大規模測試階段,智能網聯汽車距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近。

崔東樹指出:“通知中明確指出,通過開展試點工作,引導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和使用企業加強能力建設,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確保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功能性能和產業業態能夠實現迭代優化,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高速發展。”
重中之重是安全
對于車企,突出了“安全”兩個字。

《通知》要求試點汽車生產企業應當細化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準入測試與安全評估方案,經工信部、公安部確認后,在省級主管部門和車輛運行所在城市政府部門監督下,開展產品測試與安全評估工作。試點汽車生產企業通過產品測試與安全評估后,方可向工信部部提交產品準入申請。取得準入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在限定區域內開展上路通行試點。試點使用主體應當按規定為車輛購買保險,申請辦理注冊登記,監測車輛運行狀態,加強車輛運行安全保障。崔東樹表示,從相關文件不難看出,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從“試點”到“廣泛推廣應用”
《通知》表示,可充分發揮地方先行先試的優勢,調動多方積極性,保障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和落地實施,發揮試點引領作用,逐步建立廣泛推廣應用的發展格局。
近年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技術創新活力增強,固態激光雷達實現規模應用,智能駕駛大算力芯片實現量產裝車。今年上半年,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42.4%,智能化道路改造、云控基礎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帶動交通通行和社會運行效率提升。

目前全球智能網聯汽車整車技術研發投入持續加大,自動駕駛技術逐步成熟。奔馳和寶馬先后獲得獲得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審批,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相信要不了多久,我國也能看到 L3/L4 級自動駕駛的車輛。
杭州“無人車”有望上正常牌照嗎?
杭州是否會成第一批試點區域?按四部委的通知看,各地要在今年12月底前申報完成。

目前杭州已開展智能網聯車輛示范應用,打造蕭山機場、杭州西站等標志性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全域開放上城、濱江、余杭等1912平方公里區域作為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據悉,杭州還打造了全國首個中心城區智能網聯汽車高鐵出行線路,建設了浙江省首條自動駕駛景區游覽觀光線。杭州成為繼武漢之后全國第二個開放機場智能網聯汽車服務的城市,形成了一系列創新項目及特色場景應用。
為進一步推動智能網聯車輛道路測試,加快應用落地,杭州全力推進智能網聯車輛立法,不久前杭州市政府在余杭召開了未來先行者創新應用大會,上線了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監測管理平臺。平臺接入杭州市公開上路測試的智能網聯車輛基本信息及動態信息,通過數據分析,及時向有關部門提供監測結果,從而不斷優化車輛安全規范。
對于杭州是否能成為首批試點城市,浙江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主任楊愛喜教授很有信心。楊教授表示,在這一領域,杭州市走在全國前列,早在今年5月5日就發布了《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管理辦法》,目前《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促進條例》已進入立法的最后階段,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頒布。杭州也會積極響應四部委通知,爭取第一批拿到試點城市資格。目前杭州有200多輛智能網聯車輛(如東風客車、克萊斯勒及功能型無人車)在杭州的蕭山、余杭、濱江和錢塘等城區試運行,同時也是對智能網聯車輛進行道路測試和商業化評估,接下來參與測試的車輛還有吉利和零跑等。
想像一下,當杭州街頭真正出現掛著正常牌照的無人車,那是一種怎樣的場景。當然,相關的保險、安全等等事項都需要再周到考慮,但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進步著美好著,不是嗎?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