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對云網融合提出新要求中國電信將云計算及算力等列入戰略新興業務
多模態大語言模型的不斷迭代讓各行各業看到新的提效可能。隨著人工智能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作為網絡基礎設施的通信業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在通信網絡及應用的基礎上,不斷疊加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業務成為行業新趨勢。
11月10日,在中國電信2023數字科技生態大會主論壇上,中國電信集團董事長柯瑞文在演講時稱,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云網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朝著智能化方向演進發展的云網融合也將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加速發展。當前,網向云再向AI持續演進并深度融合成為發展方向。
中國電信集團總經理邵廣祿則進一步強調,AI和大模型技術是中國電信的積極探索方向,今年中國電信已經將云計算及算力、大數據、人工智能、安全、 量子、數字平臺、新一代信息通信等作為戰略新興業務。
在算力方面,與AI大模型的訓練、推理相關的智能算力的市場需求在不斷增長。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報告顯示,從2022上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中國AI服務器市場規模成長了54%,預計到2027年市值將進一步從31億美元增長至164億美元。
這給算力供給端帶來了新挑戰。由于大模型的訓練推理過程需要搭建大規模算力集群,隨著大模型參數量級和用戶調用量的上升,將推理任務更多放在邊緣側、數據中心云化等舉措將成為趨勢。在更細節的維度,以GPU為核心的AI服務對數據中心的散熱、帶寬、能源供應都有更高的要求。
邵廣祿表示,在智能算力方面,中國電信致力于打造 “云、網、邊、端” 協同的智能算力底座,在云端提供天翼云的智算云服務;在邊緣,按需建設邊緣智算節點;在網絡側,中國電信將合作伙伴聯合打造AIDC之間的高速無損網絡,為特大參數大模型的訓練創造條件。
會上,中國電信也發布了千億參數的星辰語義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以及星辰教育大模型、基礎治理大模型、政務服務大模型等12個行業大模型。中電信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忠江介紹稱,與百億參數版本相比,千億參數的星辰語義大模型在解決幻覺問題、外推窗口問題以及多輪邏輯推理問題方面都有能力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何忠江表示在今年年底,中國電信將會對百億模型進行開源,在明年4月份開源千億模型,此外將同步開放超過1T的高質量清洗數據,以及基于星辰大模型底座的工具鏈,供開發者使用。
與之相對應,中國電信還發布了其大模型一站式智算服務平臺“慧聚”以及 “星辰MaaS生態服務平臺”,前者將大模型開發訓練過程中的關鍵流程、技術和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后者則為不同客戶提供專屬定制版、通用行業版、客戶自訓練版等三種大模型一站式服務。從面向開發者及行業客戶所推出的大模型工具來看,推進大模型商業落地是中國電信的一大重點。
但從目前各家大模型廠商的推廣實踐來看,客戶在安全可控上的顧慮是無法回避的問題。針對這一點,邵廣祿表示,將在云網安全的基礎上,從底座安全、模型安全以及數據安全三個方面,構建大模型的安全體系。
據他所說,一是底座安全可信,通過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分布式云,以及云堤大網安全監測和治理,構建高可靠的訓推集群;二是模型安全可管,通過大模型接入測評,和訓練語料內容測評,確保大模型開發部署的安全;三是數據安全可控,通過數據安全管控系統,幫助企業提升敏感數據保護以及不良內容過濾等能力。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