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半年報續虧研發投入超營收四倍坦言與英偉達存在差距
《科創板日報》8月30日訊 今日盤后,寒武紀披露半年報,上半年營業收入1.14億元,同比下降33.37%;凈虧損5.45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6.22億元,虧損金額同比收窄12.38%;扣非凈虧損6.41億元,同比減虧22.33%。同日公告,擬以3000萬元-5000萬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239元/股,預計回購數量約為12.55萬股-20.92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03%-0.05%。
在半年報中,寒武紀表示,受供應鏈影響,上半年公司調整銷售策略,優先服務毛利較高、信用較好的客戶,造成了本期營業收入有所下降;與此同時,公司毛利率70.86%,較上年同期提升15.93個百分點。
上半年,寒武紀研發投入高達4.83億元,是同期總營收的四倍,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21.56%,較上年同期增加55.22個百分點。目前,公司擁有980人的研發團隊,占員工總人數的77.47%,77.04%以上研發技術人員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
另外,上半年寒武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加3.35億元,主要系本期銷售回款較上年同期增加1.26億元,以及備貨減少導致的采購支出減少2.28億元所致。
觀察季度業績,Q2寒武紀營收3918萬元,環比下降48%;凈虧損2.9億元,虧損環比增加13.73%,Q1凈虧損2.55億元。
寒武紀營收寒武紀凈利AI/人工智能在其半年報中總計出現81次,大模型出現了13次。AI大模型已成為寒武紀的新產品研發的導向——
其第六代智能處理器微架構和指令集正在研發中。新一代智能處理器微架構及指令集將對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和推薦系統的訓練推理等場景進行重點優化。
同時,上半年,寒武紀的基礎系統軟件平臺相比前期版本也進行了優化和迭代。其中,推理軟件平臺在模型性能優化、大模型和AIGC推理業務支持、推理性能優化等重點方面均實現了突破和進展。訓練軟件平臺在通用性、性能等方面取得了優化,在大模型和AIGC訓練領域、推薦系統等重點領域實現了改進和迭代。
9個在研項目中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有4個:中檔云端智能芯片完成了第四代產品主要研發工作;硬件平臺(用于人工智能訓練的加速卡)完成了第二代產品的研發;基礎系統軟件(AI推理)和基礎系統軟件(AI訓練)均已發布。
目前,英偉達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仍占有絕對優勢。寒武紀坦承,在云端智能計算市場和邊緣智能計算市場中,目前市場份額主要由英偉達等企業所占據;在智能計算集群系統市場,基于英偉達GPU產品的集群占據市場優勢地位。在產業鏈生態架構方面,公司自主研發的基礎系統軟件平臺的生態完善程度與英偉達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截至6月30日,寒武紀股東戶數為3.1921萬,環比增加16%。其股價在今年年初至4月份漲超三倍,4月高點至今跌近四成。
AI芯片是人工智能浪潮中算力底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模型時代的稀缺要素,國產芯片商被寄予厚望。
華西證券劉澤晶表示,全球正處于AIGC的爆發期,如果說AIGC是科技企業開啟第二輪業績增長曲線的“流量入口”,那么算力即是科技廠商開啟AI爭奪戰的“入場券”。
廣發證券劉雪峰近日在研報中稱,在英偉達AI芯片對中國出口前景具有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AI計算下游廠商適配和采用國產化的系統軟件(寒武紀的Neuware,華為的CANN)的動力將大大增加。該分析師認為,獨立于CUDA的自研計算平臺對于我國芯片產業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國產AI芯片廠商獨立研發、自主迭代的AI計算平臺更加具備長久的持續發展能力。
不過他提醒,寒武紀芯片只有在規模量產之后才能有機會達成新的共識,判斷這一時間點會在四季度開始。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