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個學科的博士后,ChatGPT使用頻率最高
ChatGPT自推出以來,在學術研究中的應用顯示出諸多問題,引起了許多擔憂和探討。Nature報告還顯示,使用AI聊天機器人最常見的用途是精煉文本(63%)。使用頻率最高的學科領域為工程學(44%)和社會科學(41%),生物醫學和臨床科學領域的博士后在工作中使用AI聊天機器人的頻率相對較低(29%)。制度惰性,革新緩慢Nature其中,大部分的受訪者分布在歐洲(45%)、北美洲和中美洲(38%) 以及亞洲(10%)。
調查顯示,受訪的博士后中,31%的人表示使用AI聊天機器人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而67%的人并不認為AI改變了他們的日常工作或職業計劃。在使用聊天機器人的群體中,43%的受訪者使用頻率為一周一次,只有17%的人每天使用。
Nature全球博士后調查Nature對于處于職業生涯早期、母語非英語的研究人員來講,聊天機器人會是個非常實用的工具。它在完善個人求職信、申請信以及提交給期刊的論文摘要方面能發揮一定的作用。歐登塞南丹麥大學研究比較文學的博士后Mushtaq Bilal表示,這個結果數據可能會迅速變化。“我認為對于博士后來說,現在判斷AI是否改變了他們的日常工作還為時過早。”他說。在Bilal看來,由于制度惰性,研究人員和學者往往在采用新技術方面進展緩慢。助力科研,應用廣泛ChatGPT具有廣泛的應用性質,正在不同科學領域的博士后學術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香港理工大學的放射學博士后Xinzhi Teng是非英語母語者,但是其研究內容需要用英語完成。他每天都會使用聊天機器人完善文本、準備手稿和撰寫演示材料。例如,他可能會要求ChatGPT潤色一個段落,使其聽起來“地道又專業”,或是根據他提供的論文摘要生成標題建議。ChatGPT幫助Xinzhi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節省了他在專業編輯服務上的開銷。南非金山大學研究瘧疾的博士后Ashley Burke借助ChatGPT解決了許多學術研究的寫作障礙。她曾要求ChatGPT“寫一篇關于贊比亞瘧疾發病率的介紹”, 算法生成的幾篇段落對Burke很有幫助。她還會用它來簡化科學概念。AI技術生成的語言內容言簡意賅,不僅有助于她自己理解,更益于科學概念的傳播。這是“迄今為止我發現的AI最有用的一面。”Burke說。丹麥奧胡斯大學的考古學博士后Iza Romanowska使用計算模型來研究古代社會。由于她自學編程,她的代碼很有個人風格,ChatGPT解決了她自學編碼的問題。“ChatGPT加入了一組我不了解的編程規約,這些規約可能不會影響代碼的工作方式,但有助于其他人閱讀和理解代碼。” 恰到好處,切莫依賴上述的博士后們一致認為ChatGPT是一個很好的工具,替代了其部分繁復的學術工作。然而,Bilal指出AI聊天機器人不應該取代良好的科學寫作培訓計劃。大多數博士后群體也承認該工具有局限性。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機器學習博士后兼物理學家Antonio Sclocchi使用了ChatGPT最新版本GPT-4處理編碼任務,并發現其表現非常出色。但Sclocchi同樣表示,用戶最好不要過度依賴AI聊天機器人。使用ChatGPT進行編碼的確可以加快他的工作進度,但是如何構建代碼以及如何將編碼結果與其他領域相關聯,AI根本做不到。Romanowska認為,學術工作需要大量時間投入、深入的思考和獨創性,以產生具有創新性和可靠性的研究成果,這些都是聊天機器人無法做到的。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