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數量將是現在的近10倍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45%
本周碳中和領域重要事件包括:歐洲風電觸及發展臨界點 燃煤燃氣消費量減少;工信部加快制定調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
科創板日報持續關注碳中和以及相關背后的公司動態、技術研發、投融資等,若您有碳中和相關案例,可通過以下郵箱與我們聯系:chinastarmarket@cls.cn。
【熱點聚焦】
對話四維圖新CEO程鵬:智駕市場缺“輕地圖”
小馬智行獲沙特新未來城NEOM 1億美元投資 擬成立合資公司
直擊INES2023|新型儲能技術產業化提速 安全問題引關注
熱場產品價格下行 新業務尚處早期 光伏“賣鏟人”金博股份營收凈利“三連降”
一文看全小鵬1024科技日:AI賦能下實現技術降本 “陸地航母”二三年內量產
【國際概覽】
國際能源署: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數量將是現在的近10倍
國際能源署24日發布的《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能源系統將發生重大變化,全球電動汽車的數量將是現在的近10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結構中的份額將接近50%。
歐洲風電觸及發展臨界點 燃煤燃氣消費量減少
歐洲的風機數量已經觸及取代化石燃料的臨界點。即使今年冬天風速降至五年低點,預計風電發電量仍將高到足以限制燃煤和燃氣發電。?政策制定者的目標只會使天平向有利于風電發展的方向傾斜。據預測,到2030年底,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18GW,高于2022年的131GW。然而這遠算不上高枕無憂,因為許可和并網項目延期加上設備和建造成本上漲,可能會減緩風電裝機的部署進度,進而影響冬季化石燃料的消費量。
殼牌將從低碳部門裁員約200人,縮減其氫能業務
卡塔爾能源公司(QatarEnergy)與意大利油企埃尼集團簽署了為期27年的向意大利供應液化天然氣的協議
LG新能源計劃在美亞利桑那州工廠生產46系列電池 年產能擴大至36GWh
LG新能源決定調整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的生產計劃,由原定的生產2170電池轉向生產46系電池。這一投資變化似乎反映了特斯拉等北美汽車制造商的需求,LG新能源表示,“為了積極響應北美客戶的需求,我們決定使用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新工廠,作為專門生產46系列電池的工廠?!蓖瑫r,公司計劃將亞利桑那工廠年產能擴大至36GWh,目標是到2025年底在該廠開始生產46系列電池。
【國內動態】
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45%
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7.9億千瓦、同比增長12.3%。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45.3%、風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15.1%,均保持較高增速。我國綠色電力發展趨勢向好,聚焦光伏發電、風電等綠色電力領域的中證綠色電力指數有望受益。目前,市場上共有易方達中證綠色電力ETF等3只ETF跟蹤該指數。
工信部:加快制定調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完善工作舉措、加強部門協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技術攻關、推廣應用、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加快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持續擴大國內市場規模。加快制定調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持續做大國內市場基本盤。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推動煉油行業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 鼓勵企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促進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支持制氫用氫降碳。推動煉油行業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鼓勵企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支持建設綠氫煉化示范工程,推進綠氫替代,逐步降低行業煤制氫用量。鼓勵強化加氫工藝選擇性,實施氫氣網絡系統集成優化,降低制氫裝置碳排放。推進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支持煉油企業加快CCUS示范應用,有效降低碳排放。探索開展制氫尾氣及催化裂化煙氣二氧化碳直接轉化、二氧化碳和甲烷干重整、二氧化碳加氫制油品和化學品技術示范。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加強新形勢下電力系統穩定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加強新形勢下電力系統穩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科學構建源網荷儲結構與布局,保證電源結構合理和電網強度,建設充足的靈活調節和穩定控制資源,確保必要的慣量、短路容量、有功、無功和阻尼支撐,滿足電力系統電力電量平衡和安全穩定運行的需求。圍繞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的電力系統在源網荷儲互動環境下安全穩定運行,科學謀劃電力系統轉型的發展方向和路徑,統籌規劃、建設、運行、市場、科研等各項工作,建立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穩定管理體系,確保穩定工作要求在新型電力系統全過程、全環節、全方位落實。
生態環境部印發《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造林碳匯(CCER-14-001-V01)》等4項方法學
生態環境部根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制定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造林碳匯(CCER-14-001-V01)》《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并網光熱發電(CCER-01-001-V01)》《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并網海上風力發電(CCER-01-002-V01)》《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 紅樹林營造(CCER-14-002-V01)》。現予公布,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行業動向】
中城大有與寧德時代將達成100億元級儲能項目戰略合作
近日,中城大有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中城大有和寧德時代將達成100億元級儲能項目戰略合作。其中“十四五”期間,雙方合作規模將不低于3.5GWh。目前,中城大有和寧德時代已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并著手推動相關合作事宜。
奧特維:子公司與光伏龍頭企業簽訂約2.5億元采購合同
奧特維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旭??萍冀张c光伏龍頭企業簽訂采購合同,旭??萍枷蛟撈髽I銷售激光增強金屬化設備等電池端設備約2.5億元(含稅)。受合同具體交貨批次及驗收時間的影響,合同履行對2023年業績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將對公司2024年經營業績產生積極的影響。
容百科技:第三季度凈利潤2.37億元 同比增長29.88%
容百科技披露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5.74億元,同比下降3.66%;實現歸母凈利潤6.16億元,同比下降32.92%。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2.37億元,同比增長29.88%。年初至報告期末,由于原材料價格短期內出現較大幅度波動,采購及銷售價格存在偶發性錯配,導致公司盈利受到影響。
金博股份:2023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約3.12億元 同比減少37.21%
金博股份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約8.78億元,同比減少23.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12億元,同比減少37.21%。
中信博:擬在巴西投資不超4.3億元建設3GW的生產基地
中信博公告,公司通過巴西子公司在當地建設3GW的生產基地,總投資額不超過人民幣4.3億元,主要用于巴西生產基地的土地、廠房、設備、運營資金、流動資金等當地產能建設相關投資。
天齊鋰業: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70.89%
天齊鋰業10月26日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33.99億元,同比增加35.5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99億元,同比減少49.33%。基本每股收益4.93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85.76億元,同比下滑17.14%;歸母凈利潤16.46億元,同比下降70.89%;基本每股收益1元/股。
欣旺達:前三季度業績同比下滑、利潤同比增長
欣旺達10月26日晚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約343.19億元,同比減少6.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04億元,同比增加16.89%;基本每股收益0.43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0.83億元,同比下降18.72%(調整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5億元,同比增長15.74%(調整后)。
【技術與投融資】
日本新研究有望推動無鈷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實用化
日本東京大學近日發表新聞公報說,其研究人員在實驗中通過優化電解液設計同時抑制電池電解液和電極引發的副反應,在不使用鈷的情況下,成功令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電池實現穩定充放電約1000次。目前研究人員開發中的新材料里面,鎳錳酸鋰是較有前景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與鈷酸鋰正極材料相比,其輸出電壓高、成本低、環境友好。本次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自然·可持續發展》雜志。
廣州產投母基金成立新能源專項母基金 出資額100億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廣州產投新能源專項母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廣州產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額100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企業管理、信息咨詢服務、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創業投資等。合伙人信息顯示,該企業由廣州產業投資母基金有限公司、廣州產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別出資99.99%、0.01%。
博睿鼎能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長時儲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博睿鼎能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昆仲資本領投,深泉私募跟投。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壓縮二氧化碳儲能中試驗證與示范。博睿鼎能成立于2022年4月,主營業務是提供適應多場景的二氧化碳儲能系統項目建設與技術服務。
協氫新能源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協氫新能源近日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泉為科技等,本輪資金主要用于建設小型風冷氫燃料電池生產線,以及布局膜電極、碳紙等前端材料。協氫新能源是一家小型風冷氫燃料電池系統提供商,產品為小型風冷氫燃料電池,主要應用在兩輪車、無人機、移動電源、小型游船、無人快遞車等場景。
碳基儲能材料創新企業國科炭美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近日,國科炭美新材料(湖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招商致遠資本、鵬鯤新能源、軟銀中國資本、核聚資本、力合資本等聯合投資。本輪資金主要用于千噸級硬炭產線和研發中心建設、市場推廣和團隊建設等。國科炭美是一家致力于碳基儲能材料解決方案,集研發、生產和銷售一體化的創新型企業。
載合汽車完成數千萬元融資
近日,載合汽車宣布完成3500萬元融資,本輪融資由萬安科技投資。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推進公司電控、線控產品及其他相關產品在新能源重卡領域的布局。
華漁新材料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碳纖維復合材料公司華漁新材料近日完成了數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硅港資本、七匹狼旗下七晟基金聯合投資。華漁新材料聚焦于碳纖維材料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核心產品包括碳纖維傳動軸、碳纖維電驅轉子主軸、護套等。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