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板塊三季報“交卷”消費電子公司成“優等生”Q3業績最強標的出爐
《科創板日報》10月31日訊 A股公司三季報已陸續披露完畢,半導體板塊的財報顯示,消費電子芯片行業在三季度明顯回暖。
據《科創板日報》統計,A股百億市值以上的半導體公司中,滿足第三季度“營收同比正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超20%”的公司共17家。
17家公司中,按凈利增幅排序,Top10中,半數(5家)是消費電子芯片供應商,包括韋爾股份、匯頂科技、思特威、卓勝微、唯捷創芯。
從另一個維度看,17家公司中,9家公司三季度營收、凈利同環比均實現正增長,消費電子芯片供應商最多(4家),包括韋爾股份、思特威、卓勝微、唯捷創芯。其中,韋爾股份三季度凈利同環比增幅均是第一,分別增超279.61%、570.7%。
聚焦到Q3業績最強標的韋爾股份,該公司是本土CIS龍頭,雖然前三季度其業績仍然下滑(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均同比下降),但第三季度業績改善明顯,其營收、凈利均實現同環比雙增,Q3單季度收入為歷史新高,存貨環比下降23.2%至75.52億元,華泰證券黃樂平稱,75.52億元距離該公司3個月庫存周轉(60-70億元)的目標已經非常接近。
中泰證券表示,23H2起韋爾股份多款高階產品陸續量產,全新小米14全系標配光影獵人OV50H,進光量&HDR優勢明顯,公司中高端旗艦主攝實力逐步顯現。
除了韋爾股份,同業務的思特威、格科微也在此次的優等生陣列中,且兩者的業績軌跡與韋爾股份類似——前三季度業績下滑,但第三季度大幅回升。思特威Q3收入同環比雙增,凈利潤實現扭虧,招商證券鄢凡點出,思特威Q3收入同比增長主要系手機CIS產品在客戶端推廣順利;格科微Q3營收同環比雙增,凈利潤同比增長73.67%。
華金證券孫遠峰稱,隨著主攝技術的不斷迭代更新以及未來對高清視頻拍攝等要求,CIS產品未來的附加值量將有望進一步提升。華泰證券黃樂平也表示,大相面攝像頭從高端手機逐漸向中端手機滲透,將帶動CIS行業出現結構性成長。
上表中,卓勝微、唯捷創芯都是射頻前端平臺型企業。卓勝微是國內半導體射頻芯片龍頭,Q3實現營收同環比大幅增長,且營收創歷史新高,截至三季度末,該公司存貨13.94億元,較二季度末環比下降2.8%,存貨周轉天數下降至262天,存貨已逐步恢復至合理水平。
卓勝微證券部工作人員今日(10月31日)對媒體表示,公司的大部分產品都應用于智能手機端,本土品牌手機崛起對公司營收提升影響較大。
國信證券胡劍稱,我國手機品牌廠商全球市占率較高,而手機又是射頻前端最主要的應用終端,在國際貿易摩擦背景下,國內廠商積極尋求本土供應商以保證供應鏈安全。國產手機品牌崛起疊加半導體國產化趨勢,國內射頻前端廠商迎發展機遇。
另外,指紋識別芯片供應商匯頂科技、數模混合芯片供應商艾為電子均遞交了出色的三季報,與上述消費電子芯片廠商一同現身三季度“營收同比正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超20%”的榜單。
▌消費電子呈現復蘇跡象 芯片端暖風已至
華泰證券研報稱,經過兩年半漫長的智能機調整期,近期產業鏈在華為mate 60和蘋果iPhone 15等新機帶動下出現復蘇跡象。據BCI周度數據,截至今年第40周(10月8日),中國智能機出貨量同比下降3%,較上半年(同比下降4%)收窄。自今年第32周(8月13日),中國安卓手機周度出貨量同比增速開始轉正,截至W40(今年第40周)連續八周正增長。
另據IDC數據顯示,2023第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繼續下降,出貨量為6820萬,同比下降7.6%,但環比增長11%,PC行業已出現復蘇向好跡象。
總體而言,手機和PC均顯現復蘇跡象,消費電子產業鏈復蘇的暖風已經吹到上游芯片環節,接下來的第四季度仍有故事值得期待。
國金證券看好消費電子拉貨帶來的三季度業績超預期的公司,其產業鏈調研表明四季度手機拉貨持續,半導體芯片庫存去化加快,手機/PC早期復蘇跡象漸顯。中長期來看,AI有望給消費電子賦能,帶來新的換機需求,看好需求轉好、自主可控及AI新技術需求驅動受益產業鏈。
據廣發證券統計,公募基金23Q3電子行業配置比例達10.50%,環比上升0.26pct,超配比例為1.71%,環比上升0.38pct。行業比較來看,公募基金23Q3電子行業配置比例位居申萬一級行業第四名,僅次于食品飲料、電力設備和醫藥生物行業,超配比例也位居申萬一級行業第四。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