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養老產業發展,上海浦東將常態化舉辦這個論壇

“中國老齡化最嚴重的是未來10年,如果我們抓住未來10年這樣一個時機,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能夠讓我們在老齡化達到最高潮的時候,做好充分的準備。”10月23日下午,首屆浦江銀齡產業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老齡研究院院長彭希哲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說道。
當日論壇由浦東新區民政局和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旨在將誕生于浦東的新技術與養老產業疊加,激活新商業模式、新消費空間。6家單位在會上結為浦東新區養老產業生態合作伙伴。
彭希哲稱,中國在未來30年始終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國家,中國現在已經有將近3億人的老年人,而且老年人在未來十幾年中間,將是一個特別快速的增長時期。預計在2050年前后,中國老年人口會增長到4.5億人左右。
浦東新區民政局社會福利處李志偉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浦東新區是上海市老年人口最多的,數量大概占全市比例超過1/3。與此同時,浦東新區的養老機構也是全市最多,養老機構的城鄉差異也非常顯著。另一方面,浦東的產業結構優勢明顯。李志偉稱,怎么把產業優勢疊加到養老產業,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狀況,不同生活需求,不同支付能力人群的養老需求,成為他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澎湃新聞記者從論壇上獲悉,目前上海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浦東張江園區、上海市浦東新區智能養老產業園已經掛牌成立。截至目前,園區集聚了超百家養老產品研發、創新服務優秀企業機構,初步形成了“防、治、康、養”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養老產業集群。
李志偉稱,目前,浦東中心區民政局正聯合多個相關部門,做政策頂層設計,將現有產業政策中惠及養老產業的整合,讓更多的企業和團體能進入養老行業。與此同時,發布重點需求。比如醫養結合中,醫療的內容能不能不僅進機構,更多進到社區,走進老人的家里。
當日論壇會場外圍,還設立了一個小型展區,集中展示康復機器人、智能傳感器、智能駕駛機器人、語音呼叫設備等前沿助老科技產品。 “一鍵打車”、電動車上防跌倒的毫米波雷達、煙感和自動切斷設備、可穿戴防走失設備,都已進入養老機構或者百姓家。
浦東新區民政局透露,將常態化舉辦“浦江銀齡產業論壇”“浦江銀齡沙龍”等活動,為養老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進一步深化拓展產學研融合大城養老的浦東樣板。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