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跨國企業在中國】“P圖鼻祖”點贊中國數字經濟建設:提供更多機遇

【跨國企業在中國】“P圖鼻祖”點贊中國數字經濟建設:提供更多機遇

新火種    2023-11-01

  數字生活似乎從未像今天這樣離我們如此之近:虛擬人變成現實、數字孿生開始應用在多領域、VR/AR技術日趨成熟、人工智能技術漸漸進入人們的生活……

  2023年,當元宇宙、人工智能成為炙手可熱的詞匯時,數字世界正在飛速發展。三十年前,用電腦“P圖”還是新奇的技術,要把自己P成“錐子臉”并不容易;如今,普通人的一句話就可以生成一個虛擬形象。

  而作為“P圖”這一說法的源頭,Photoshop軟件的所屬公司Adobe,是如何看待這些新趨勢的?他們又是怎樣看待中國數字化進程的?未來關注哪些發展方向?近日,Adobe 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吳振章(Tony Ng)接受了中新財經專訪。

  積極擁抱生成式人工智能

  最近,Adobe 展示了一系列AI創新項目。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于 Project Primrose 項目中一條能在瞬間改變設計和風格的交互式裙子。穿著者按下按鈕,裙子就會根據指令不斷變換圖案;裙子還能感知穿著者的動作,讓圖案隨著動作搖曳流動。

  “2023年,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迎來了爆炸式發展,許多行業已經開始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在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中。”在吳振章看來,當前最熱門的數字技術當屬人工智能。

  他告訴記者,不可否認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多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柱。公眾對人工智能的廣泛關注,無疑反映了人們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期待。

  “Adobe 致力于通過數字體驗改變世界,而人工智能是加速實現這一愿景的關鍵驅動力。”

  1990年,Photoshop 1.0 版本發布,并在隨后的幾十年間成為位圖編輯的行業標準。今天人們口中的“P圖”一詞,也由此發端。此后,Adobe不斷擴充其在創意設計領域的產品線,并同時提供全面數字化體驗解決方案。

  2016年,Adobe推出Adobe Sensei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平臺;到2023年,Adobe創意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集正式面世。

  “《財富》商業洞察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規模估值僅為290億美元,但預測這一規模將從2023年的約430億美元將增長到2030年的約6670億美元。這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在預測期內呈現出 47.5% 的復合年均增長率。”

  “我們應該為此感到興奮,并積極擁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將為我們所有人帶來的價值。”吳振章直言,“我堅信人工智能的好處,隨著我們不斷利用人工智能,它將進一步幫助改善我們的生活和生計,并為我們的世界和經濟做出貢獻。”

  但同時他強調,可靠的人工智能應遵循建立問責機制、負責任以及高透明度等關鍵原則。

  蓬勃發展的創作者經濟帶來巨大機遇

  “數字生態系統的不斷壯大意味著蓬勃發展的創作者經濟。”

  吳振章用數據證實了這一觀點:高盛公司的研究報告稱,到2027年,創作者經濟的規模將翻一番,達到4800億美元。貝恩公司的預測,中國創作者經濟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0.5%。這一增長率遠高于世界其他地區,預計到203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8萬億美元。聯合國發布的《2022年創意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中國是最大的創意產品出口國。

  而在前沿的人工智能領域,報道顯示,2023年6月,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指出,從全球已發布的大模型數量來看,中國和美國大幅領先,超過全球總數的80%。

  “研究顯示,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首次突破 50 萬億元人民幣。”吳振章說。

  毫無疑問,對Adobe來說,中國市場存在巨大機遇。“在相關領域,我們的數字體驗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我們的客戶完成從內容創建到客戶體驗交付以及效果評估的所有工作,從而推動業務的盈利增長。”

  他同時認為,創作者經濟的發展和新技術的興起,推動了市場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在這個時代,新型人才需要全新的創造性表達工具,亦需要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吳振章介紹,Adobe致力于通過激勵和培養新一代創意人才,助力中國創意產業的發展,無論是引入新興的新媒體技術、3D設計和元宇宙概念,還是面向傳統的新聞傳媒、藝術創意設計的教學。Adobe 已與兩百余所中國高校和中小學合作,為學校教職工和學生提供 Adobe Creative Cloud正版軟件、支持媒體實驗室、設計專業教室及數字圖書館等項目建設。

  期待與中國企業共同成長

  “中國目前擁有龐大的創作者經濟和數字經濟,這為我們所有在華發展的企業提供了更多商業機會和發展空間。我相信,通過重視、發展和建設數字經濟,不斷完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設施和數字服務能力,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吳振章認為,中國官方提出的“數字中國、智慧社會”,能夠為整個社會帶來多方面進步與改善,其中包括人民福祉、經濟實力和機構效率。

  在他看來,“智慧社會”概念是一項既有短期效益又有長期效益的工作,而企業必須以“盈利性增長”為目標,通過確保業務韌性和可持續性來抵御風險和不確定性。

  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參與者,Adobe認為,下一階段的數字化轉型應以改善客戶體驗為最終目標。而如今在中國,大多數人都在通過數字方式參與活動,企業以數字方式提供個性化體驗的能力變得非常重要。

  “我們充分認識到‘盈利性增長’目標與‘客戶體驗’之間的密切關系。公司可以通過不斷優化客戶體驗,提高客戶保留率和忠誠度,增加客戶生命周期價值,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建立差異化優勢。”吳振章說。

  此外,2020年,Adobe在中國大陸地區推出面向教育客戶的Creative Cloud訂閱計劃,希望通過數字創意工具為客戶提供教育服務,幫助他們釋放創意潛能。

  “在中國,我們正在幫助各行各業的跨國企業發展其在中國的業務。同時,我們也在支持中國品牌通過數字化舉措邁向全球化。”吳振章稱。

  “中國對數字經濟建設的支持,與Adobe‘用數字體驗改變世界’的愿景不謀而合。這種支持無疑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機遇的市場環境。”

  吳振章說,“Adobe已經在中國發展超過25年,我們見證了中國經濟的騰飛和中國品牌的國際化。未來,我們也期待著與中國企業共同成長,用數字體驗改變世界。”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