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數字中國論壇秘書長:未來AI像水電,我國大模型在拐點前修煉

數字中國論壇秘書長:未來AI像水電,我國大模型在拐點前修煉

新火種    2023-10-30

·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徹底顛覆當下的App生態,下一波浪潮將建立在大模型上,也就是AI-Native(人工智能原生),這將是改變今天移動互聯網巨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者。如果ChatGPT形成自循環,它完全可以制造出人類不可想象的很多東西。

·中國的創新不能是別人做出來以后大家就鉚著勁兒所有人都去追趕,我們一定要重新思考,今天已經落伍,按照原來的模式去追趕是追不上的,需要回過頭來做頂層設計,思考如何構建一個共建共贏、大家勁往一處使的機制,這非常重要。

數字中國論壇秘書長朱波。

“如果ChatGPT形成自循環,它完全可以制造出人類不可想象的很多東西。”3月21日,上海長三角商業創新研究院理事會擴大會議暨2023長三角新經濟年會期間,數字中國論壇秘書長朱波在接受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ChatGPT的爆發比機器視覺、自動駕駛產生的商業意義和社會意義更大,大模型訓練賽道是未來人工智能的最大爆發點。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徹底顛覆當下的App生態,下一波浪潮將建立在大模型上。

大模型之戰也帶來了對AI創新的反思。朱波表示,中國的創新以目的為導向,以商業成功為標準,首先考慮技術落地,但顛覆性的技術革命往往并不從此產生。中國的大模型在技術上落后了國外兩個版本,我們還在不斷尋找拐點在哪。他認為,中國的創新不能是別人做出來以后大家就鉚著勁兒所有人都去追趕,而是要回過頭來做頂層設計,思考如何構建一個共建共贏、大家勁往一處使的機制。

可能對人類文明構成挑戰

“這次人工智能爆發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算力、5G等基礎設施快速提升,“人工智能一定會爆發,這是情理之中,沒想到在大數據模型這一塊突然爆發,這是意料之外。”朱波認為,讓人工智能界沒想到的是,大數據模型是一個世界難題,很難攻克,甚至效果可能不見得好,但基于大模型的ChatGPT出現了。原先國內人工智能領域主要關注視覺識別、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這在過去三五年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在國內人工智能發展的第二階段,人工智能的研究聚焦在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朱波表示,ChatGPT的爆發比機器視覺、自動駕駛產生的商業意義和社會意義更大。大模型訓練賽道是未來人工智能的最大爆發點,現在已經看到了它巨大的成長空間。

互聯網時代盛行的是網頁,移動互聯網時代催生了各類App,朱波對澎湃科技表示,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現后,將徹底顛覆當下的App生態,下一波浪潮將建立在大模型上,也就是AI-Native(人工智能原生),這將是改變今天移動互聯網巨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者。大模型可以集聚開發者開發各種應用,以前小公司開發App,碰到的問題是沒有內容和信息,但在ChatGPT的大模型中這些問題都能解決,只要能夠做好用戶體驗,抓住流量。“如果ChatGPT形成自循環,它完全可以制造出人類不可想象的很多東西。”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取代一部分工作是必然發生也是正在發生的,它將滲透到諸多行業。“未來人工智能會像水電一樣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行業可能被人工智能徹底顛覆,有些行業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朱波表示,不能用今天的認知看待ChatGPT這一新技術,“在我眼里,這個新技術可能會對人類文明構成挑戰,這是全人類的事情,人類面臨著共同的挑戰,就像氣候變暖一樣。”他認為,中國的科技界和產業界要把目光放長遠,要穿越周期、透視未來的發展。

我們需要思考構建共贏機制

AI界掀起大模型之戰,也帶來了對人工智能創新的反思。

朱波認為,中國的創新以目的為導向,以商業成功為標準,首先考慮技術能否落地,重視應用價值和商業價值,“但很多技術如果一開始以商業成功的標準來看,就很難堅持做下去。”他對澎湃科技表示,顛覆性的技術革命從技術底座和認知變化中誕生,而非以商業為目的。就像有些數學原理、數學方程,在當時發明時也許覺得無用,在一兩百年以后才被認可。大數據模型也一樣,這不是一個新技術,“但大家覺得大模型有什么用呢,解決不了問題,還不如搞精準的,今天看病用人工智能來給你解答一下,機器人給你回答一下,我們都在小精尖的領域中做研究,認為這才是能夠真正商業化、能夠落地的。但其實我們犯了一個大錯誤。”

3月中旬,ChatGPT的開發機構OpenAI正式發布其里程碑之作GPT-4。中國的大模型在技術上落后了國外兩個版本。“在拐點之前是修煉,在拐點之后是指數級增長。我們還在不斷尋找我們的拐點在哪里。我相信我們會迎頭趕上,但短時間內差距越來越大,這是必須要警醒的。”朱波表示,目前仍然看不到我們的拐點何時發生。研發大模型的公司“沒有50家也有20家”,頭部企業也正在開發,需要鼓勵創新,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協同創新,甚至由國家指導。

“中國的創新不能是別人一旦做出來以后大家就鉚著勁兒所有人都去追趕,我們一定要重新思考,今天已經落伍,按照原來的模式去追趕是追不上的,需要回過頭來做頂層設計,思考如何構建一個共建共贏、大家勁往一處使的機制,這非常重要。”朱波表示,他并不擔心技術問題,而是擔心機制問題,如果各個公司的大模型開發“各自為政”,大部分公司可能會白白浪費資金和機會。

上海長三角商業創新研究院理事會擴大會議暨2023長三角新經濟年會由上海長三角商業創新研究院主辦、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學術支持、東方財富特別支持、信達生物和上海長三角商科基金會協辦支持。年會以“同頻共進、賦力啟新”為主題,立足長三角創新生態,為新經濟形勢下的政產學研跨界協同步調、務實推進工作提供助力。本次年會也是商創院理事會擴大會議,聚合理事單位勢能、進一步發掘創新賽道。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