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ChatGPT比醫生更體貼嗎?

ChatGPT比醫生更體貼嗎?

新火種    2023-09-15

參考消息網6月28日報道

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5月31日報道,不久前有消息稱,“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順利通過了醫學考試。但人工智能當醫生的表現會怎樣呢?美國的一支科研小組現在對此進行了研究——得出了令人驚訝的結論。據說,這種機器人不僅更能干,而且在與患者交流時也更體貼。有關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卷》雙周刊上。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向ChatGPT提出了195個問題,這些問題是他們從一個網絡論壇的醫學版塊中挑選出來的。他們在“信息質量”和“共情能力”這兩方面比較了人工智能的回答與認證過的醫生在網絡論壇上的回答。

評價小組由分別來自內科、兒科、腫瘤學和傳染病領域的醫學專家組成。這些專家并不知道他們所審查的答案來自人工智能還是醫生。結果:在近80%的問題上,這些醫學專家都認為ChatGPT答得比醫生好。聊天機器人的回答在信息質量方面的得分是醫生回答的4倍,在共情能力方面的得分竟然是醫生回答的10倍。聊天機器人的回答幾乎有一半得到了“善解人意”或“非常善解人意”的評語,而醫生的回答只有4.6%得到了這樣的評語。

研究報告稱,ChatGPT表現明顯優于醫生的一個原因是,這種機器人回答病人問題更詳細,更有人情味兒,而醫生給出的建議都很短。通常,聊天機器人的回復篇幅是醫生的4倍左右——平均每個答案211個單詞,而醫生的回答平均是52個單詞。例如,當被問及漂白劑濺到眼睛上會不會導致失明時,ChatGPT首先回答說,“聽到漂白劑濺到你眼睛上,我很難過”,然后用4句話說明了處置方式——包括清洗眼球的詳細指導在內。醫生只簡單寫了一句“會沒事的”,并建議患者“沖洗眼睛”或撥打急救電話。盡管如此,ChatGPT不是醫生,也不能取代醫生——這個聊天機器人自己也是這么說的:“雖然我是一個經過大量信息訓練的語言模型,但我不是執業醫師,無法提供醫療診斷、治療或建議。”

研究報告的作者寫道,ChatGPT雖然為在網絡論壇上求醫問藥者給出了建議并作出了診斷,但他們并未開展醫學研究來判斷診斷的準確性和建議的合理性。盡管如此,研究團隊表示,研究結果表明,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助手可以讓醫生騰出時間來處理“更復雜的任務”,從而有助于“釋放未開發的生產力……如果更多的患者問題能迅速得到有同情心的高水平回答,那么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就診,將醫療資源留給需要的人”。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還可以幫助減少醫療保健系統中的區別對待問題——例如,讓社會邊緣化群體更容易獲得高質量的醫療信息。不過,到目前為止,專家們還是建議不要讓這種機器人提供具體的治療方案。

德國信息技術專家烏特·施密特說,不要相信人工智能給出的信息是可信的。她建議患者不要向人工智能詢問藥物的副作用或要求其診斷自己的癥狀。關鍵問題是,ChatGPT不提供任何消息源。提問者不知道答案是事實還是胡編亂造的。這位信息技術專家說:“互聯網上有很多未經核實的信息,而聊天機器人會不加批判地采信。”歸根結底,ChatGPT這類語言模型并不真正理解個別單詞和短語的含義,而是靠計算某種語序出現的概率來給出答案。危險在于:ChatGPT的答案聽起來很有說服力,即使它拿不出有理有據的答案。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