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上海電科股權基金王杰高:底層技術進步是支撐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

上海電科股權基金王杰高:底層技術進步是支撐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

財聯社記者張良德    2025-05-24

5月23日訊(記者 張良德)近期,以《產業與資本共振:智能機器人元年》為主題的“陸家嘴金融沙龍”第11期活動,在上海浦東陸家嘴成功舉行。上海電科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杰高參會,從機器人產業技術的演變和實際需求出發,深入探討了技術成熟度與商業實踐之間的實際差距,并就資本如何在長期投資周期中尋找確定性機會提出了見解。

底層技術跨越式發展支撐智能機器人產業爆發

“自機器人發明以來,行業的理想就是,創造一個像人的能夠完全替代人類工作的機器人。”王杰高開門見山指出,從1950年代笨重的邏輯控制機械臂,到2000年后集成傳感器與數字通信的智能工業機器人,每一次突破都依賴底層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如今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爆發,則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發展與大型科技企業,良好的技術基礎和完整的產業鏈支撐起來的。

但在產業視角下,當前人形機器人仍處于技術發展初期。王杰高表示,目前最好的人形機器人也不能做到比現有的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化設備成本更低,工作效率更高。人形機器人發展脫離不了當代可利用的關鍵基礎技術。按照現在的技術發展速度,未來幾年我都看不到真正大批量的商業化落地。因為我們必須理性地看待技術發展和進步,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正是因為有許多的技術需要突破,才是投資機會和投資價值所在。

對當前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發展情況。王杰高表示,當前人形機器人大腦和身體都還很不成熟,技術需要不斷進化。機器人未來需要具備VTLA能力,機器人要完全實現動作控制閉環的話,必須要有觸角的感知除了大腦以外還有肢體的發育也很關鍵,包括電池續航能力,肢體的減重、可靠性和安全性都需要大幅提升。

智能機器人賽道核心投資方向何在?

憑借多年沉淀的技術經驗,王杰高從賽道潛力、場景應用等角度提出了智能機器人的三大投資方向。

一是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和技術。它包括機器人大小腦,傳感器,執行機構和零部件和材料等四大部分。核心部件既能用在人形機器人,也能用在工業和服務機器人和其他自動化設備的產品上,這一方向是最好的選擇。

二是簡化版(或稱類人形,垂直場景應用)人形機器人在特定場景的應用。例如,在服務類場景中有一些對效率要求不高的應用需求,比如養老服務等領域,只要把關安全性即可。

三是具身智能在傳統工業、服務業和特種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智能化,使其工作效率更高,使用更簡便,更加安全和可靠,從而加快機器人在工業領域普及。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