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加碼!人工智能迎來新催化
今年以來,A股人工智能板塊持續活躍,根據Wind數據統計,科創人工智能ETF(588730)連續5個交易日獲資金凈流入,產品最新規模突破7億元,創歷史新高。
資本市場的熱情離不開頭部企業對AI的持續加碼。在5月20日舉行的京東云城市大會上,京東云發布JoyAgent智能體2.0、JoyBuild大模型開發計算平臺等九大產品,以及金融、政務、制造三大行業一體機解決方案,構建從底層基礎設施到上層應用的AI生態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云DeepSeek大模型一體機上市僅百日,便實現多省市規模化部署超500臺。目前,京東云已支持鶴壁、宿遷、濱州、大同等數十地政府上線大模型服務,并為數百家中大型企業構建智算底座,涉及金融、能源、交通、科研院所等領域,幫助零售、工業、汽車、醫療等數千家企業應用Agent。
當前,AI呈現出向產業縱深滲透的強勁勢頭。不少機構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有望成為引領第四輪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ChatGPT、Deepseek等模型相繼問世,推動AI全產業鏈進入加速發展階段。京東等國內互聯網企業的加碼,有望實現底層技術突破與產業價值釋放的雙向共振,進一步催化大模型從技術概念向商業化落地加速演進。
大模型一體機加速政企市場落地
自ChatGPT面市引爆AI浪潮以來,人工智能行業邁入發展的快車道。今年年初DeepSeek的推出,更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推動整個生態呈現爆發式增長。與此同時,模型輕量化與壓縮技術的突破,疊加MoE架構的廣泛采用,使得大模型調用成本驟降60%-70%,一舉突破商業化臨界點。
隨著成本的降低和模型能力的提升,大模型正在企業級市場加速爆發。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云事業部總裁曹鵬表示,一體機作為最快速部署大模型的方式之一,是嘗鮮企業級AI的最佳路徑。
過去三個月來,“開箱即用”的京東云大模型一體機跑出“新速度”,從江浙滬到湘贛魯,多省市全面鋪開,醫療、汽車、教育、制造、泛互聯網多行業深度滲透,全國規模化落地突破500臺,助力企業快速構建企業級AI服務能力,極大降低專業技術門檻。
除了基于基礎大模型能力,京東云持續推動大模型一體機在垂直行業定制化迭代。會上,京東云正式發布醫療、工業、金融三大垂直行業一體機。在醫療領域,通過融合京醫千詢大模型,實現智能問診與病歷分析;工業場景將集成京東工業供應鏈大模型,預置智能排產等模塊;金融行業將在保障數據安全合規基礎上,針對券商、銀行等機構需求進行優化適配。
當前,大模型競爭已進入以應用落地、效率優化、生態共建為核心的新階段。這一階段的標志性特征之一從通用能力向行業專用能力的延伸。垂直深耕將有助于京東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造差異化優勢,通過聚焦垂直領域,在金融、醫療、工業等細分市場中建立自己的護城河。
“數字員工”批量上崗
雖然“超級應用”還有距離,但聚焦企業端的“深度應用”已奔涌而至。曹鵬在會上表示,“隨著深度應用加速來臨,數字員工的上崗率將成為衡量一個企業先進性的標準。有多少工作是AI完成的,決定了企業未來能跑多快。”
而京東自身正成為大模型深度應用的超級孵化器。數據顯示,近三個月京東大模型服務調用量爆發式增長,環比提升200%;超1.4萬個智能體在京東內部運行,解決超18%的工作內容,外賣員招聘、財務管理等大面積使用;各類大模型應用已深入到京東零售、物流、醫療等細分業務場景,為超50萬商家、超38萬快遞小哥、超5萬副主任以上級別醫生、超2萬采銷運營、超1萬研發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服務體驗。
智能體被視為下一代人機交互的核心入口,可能取代傳統APP成為用戶獲取服務的直接通道。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預測,2025年將是智能體的元年。OpenAI CEO奧特曼也曾表示:“我們會擁有越來越好的模型,但我認為下一個巨大突破來自智能體。”
此次峰會上,京東云全新升級了JoyAgent 智能體2.0,加速數字員工的上崗。該平臺基于混合代理模型(Mixture-of-Agents,MoA),融合大小型模型的優勢,通過規劃推理構建動態DAG執行引擎,大幅提升任務執行效率;集成了覆蓋搜索、數據分析、代碼開發等領域的豐富工具鏈,支持文本、圖像、視頻等多模態輸入輸出,為企業提供全面智能支持。
JoyAgent 2.0 還通過自研多智能體協同引擎,多個智能體可在對話規劃、推理上協同工作,通過自我對話優化策略。遇到多重意圖請求時,對話規劃委員會由多智能體提議方案,經討論或投票選出最佳方案執行,提升對話決策的周全性和合理性。在 GAIA Benchmark 的 Level 1-3 測試中,JoyAgent 表現卓越,尤其在復雜任務處理上優勢明顯,超越眾多競爭對手。
AI基礎設施邁向“CPU+GPU協同”
在技術基礎設施層面,大模型正驅動計算架構的范式轉移。傳統的以CPU為中心的技術棧正在被重構,向CPU+GPU協同計算的新架構全面演進。這一變革不僅提升了大模型的運行效率,更為后續的技術創新奠定了新的硬件基礎。
曹鵬指出,隨著應用的深入,全新的AI基礎設施已成為必須。一方面,傳統CPU架構難以滿足AI原生應用的需求,必須轉向以GPU為核心的基礎設施重構,同時還需解決國產化進程中GPU型號多樣化帶來的異構計算挑戰。另一方面,伴隨大模型從"嘗鮮"階段邁向規模化應用,推理需求激增,企業對算力資源的投入產出比提出更高要求,亟需更高效、更智能的AI原生算力支撐。
在此背景下,京東云發布全新的JoySacle AI算力平臺,面向大模型訓練、推理的需求,提供極致性能的同時,兼顧性價比。此外,結合過去多年在混合多云及容器管理方面的經驗,在異構算力上實現了更靈活的調度管理,支持單集群萬卡調度、全局超10萬卡調度能力,并實現GPU與CPU資源共享,統一管理國產與非國產GPU,通過軟硬件協同優化,將大模型算力利用率MFU從45%提升至75%。
據悉,京東云已為數百家中大型企業構建智算底座,涉及金融、能源、交通、科研院所等領域,此次新一代˙智算平臺的推出,進一步強化企業數智化轉型的算力支撐,推動大模型技術在各行業的規模化落地。
Gartner預測,到2029年,AI工作負載將占據云計算的50%,遠高于當前的不足10%。這預示著,未來幾年AI將成為云計算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這也是京東云等國內云計算廠商紛紛布局AI的潛在邏輯。隨著中國AI應用的逐步爆發,將拉動云廠商、芯片等AI上游基礎設施的需求。而提前構筑生態壁壘的云廠商,將在新一輪技術浪潮中更為獲益。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