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資管周報:公募改革頻頻出手:涉浮動費率、業績掛鉤考核等;本月上百只理財產品業績基準下調

資管周報:公募改革頻頻出手:涉浮動費率、業績掛鉤考核等;本月上百只理財產品業績基準下調

財聯社楊斌實習生田澤慧    2025-05-20

▼熱點導讀

5月上百只銀行理財產品業績基準密集下調,有產品“換錨”7天通知存款利率

首批!26家上報浮動費率基金,公募改革邁出重要一步,助力更好長期投資回報

年內指數增強型基金新發同比激增超5倍,比較基準掛鉤考核,指數增強大勢來了?

這一波換人太密集,公募高管變動屢屢刷屏,年內64家變更,還有一波變動“在路上”

▼資管要聞

只能看齊存款了?5月上百只銀行理財產品業績基準密集下調,有產品“換錨”7天通知存款利率

理財產品收益率創新低。近日,包括廣銀理財、民生理財、招銀理財、華夏理財、中銀理財等理財公司密集發布公告,下調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從調整結果來看,部分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下限已逼近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個別產品的基準下限甚至低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水平。從全市場凈值型理財產品來看,全期限理財產品近三月平均收益率均下行,尤其是3年以上期限理財產品“罕見墊底”,僅跑贏1個月期理財產品。

有股份行理財公司人士對此表示無奈,“沒辦法。整個收益中樞都在下探,大家都在調整產品基準。”

(詳情參見:https://www.cls.cn/detail/2032179)

擔當重要“買手”,多家理財公司發聲支持科創債

據華夏時報報道,支持科創債,銀行理財也在積極貢獻市場力量。隨著科創債發行迎來熱潮,近日,中銀理財、農銀理財、工銀理財陸續發聲積極投資科創債,通過提高科創債在資產組合中的占比、重點布局優質科技成長領域標的、發行科技金融主題產品、對科技型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等方式,銀行理財正通過自己的力量支持科創市場。相關業內人士在分析中提到,相較普通信用債,銀行理財投資科創債還能讓投資人有機會分享科技型企業成長紅利或募集資金投資收益,這可能會成為科創債與普通信用債在估值方面的重要差異點。

基金管理人接力自購,券商資管加入,這一輪累計自購近5.5億元

滬指重回3400點之際,公募基金管理人的自購動作仍在繼續。5月14日,招商證券資管公告稱,將于近期陸續使用自有資金認申購旗下權益類證券投資基金(含參公集合資管計劃),認申購金額合計不低于2500萬元,持有期限不少于6個月。這也成為5月以來第3家宣布自購的基金管理人,今年4月8日以來,基金管理人的自購動作頻頻,12家公告自購的基金管理人,合計自購金額已達到5.44億元。公告和年內已落地自購動作也透露出各家基金公司的不同打法。

(詳情參見:https://www.cls.cn/detail/2031060)

首批!26家上報浮動費率基金,公募改革邁出重要一步,助力更好長期投資回報

5月16日,正式迎來首批浮動費率產品上報。公募基金改革5月7日落地后,很顯然,這是踐行的最快動作,更好實現管理人與投資者“同甘共苦”,邁出了重要一步。包括易方達、華夏、廣發、景順長城、交銀施羅德、博時、招商、嘉實、南方、富國、匯添富、工銀瑞信、鵬華、萬家、東方紅資管、銀華、大成、中歐、平安、安信、興證全球、信達澳亞、華安、天弘、華商、宏利基金等在內的,26家基金管理人于5月16日上報公募改革后首批浮動費率基金。

“浮動費率基金的推出是公募改革行動方案的關鍵點。”有業內人士評價,自五一節前,已經有多家基金公司開始籌備上報浮動費率產品,主動權益基金規模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均在積極籌備。

(詳情參見:https://www.cls.cn/detail/2033168)

年內指數增強型基金新發同比激增超5倍,比較基準掛鉤考核,指數增強大勢來了?

基金經理薪酬將與基金業績偏離業績比較基準的情況直接掛鉤。這一政策如同巨石投入湖中,激起了基金行業的連鎖反應。過去依賴“明星基金經理”光環吸引資金的模式遭遇挑戰,而強調基準約束的指數增強型基金,正在悄然成為行業轉型的焦點。Wind數據顯示,僅2025年前五個月,全市場新發指數增強基金數量已遠超過去年全年總和,各家公募已不約而同地將產品線向這類工具傾斜。

(詳情參見:https://www.cls.cn/detail/2034026)

這些債基穿越波動,今年凈值最多已上漲13%

4月以來,受中美關稅相關事件頻繁變化的影響,股債市場都出現了劇烈波動。在此期間,部分債券基金穿越波動,取得了良好回報。總體上,混合債基今年的表現要由于純債基,年初以來最多已取得了超過13%的回報。債基一季報的展望顯示,機構對二季度股債市場均維持樂觀。

(詳情參見:https://www.cls.cn/detail/2031988)

5萬億私募業績大盤點,年均值收益高者超20%,債券策略產品收益偏低

私募規模呈現縮減之勢,各類品種收益如何?據可查數據統計發現,2024年百億私募產品收益均值為23.37%,其中以債券私募策略為主的私募產品整體收益偏低,頭部機構收益均值僅有6.94%,在去年債牛行情中,部分較小的私募機構更為激進,反而收益率相對偏高。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國內利率持續走低,債券增強策略的“固收+”產品更加注重向海外高收益品種拓展,并更多偏向交易策略獲取超額收益。

(詳情參見:https://www.cls.cn/detail/2029671)

證監會:鼓勵私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并購重組

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主要修改內容包括:鼓勵私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對私募基金投資期限與重組取得股份的鎖定期實施“反向掛鉤”,明確私募基金投資期限滿48個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鎖定期限由12個月縮短為6個月,重組上市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關聯人以外的股東的鎖定期限由24個月縮短為12個月。

(詳情參見:https://www.cls.cn/detail/2033391)

▼機構動態

“二次創業”更需猛將加持,東方紅資管官宣,新任總經理成飛到位

最新公告顯示,由國信證券前任副總裁、國信資管董事長成飛擔任東方紅資產管理總經理,董事長楊斌不再代行總經理職責。成飛的加入,也被外界視為東方紅資管夯實核心競爭力、加速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2025年,對于東方紅而言,構建資產管理業務的“四梁八柱”是其融入母公司“大財富”業務體系轉型的核心任務。

(詳情參見:https://www.cls.cn/detail/2027117 )

這一波換人太密集,公募高管變動屢屢刷屏,年內64家變更,還有一波變動“在路上”

5月剛過去4個交易日,再有4家基金管理人高管變動,基金行業高管保持較高頻變動的節奏。先是華泰柏瑞基金原總經理韓勇離任,由董事長代任;同日,寶盈基金的副總經理李俊也宣布離任;在前一天,則是東證資管迎來新任總經理成飛,而前任總經理已于4月離職;信達澳亞副總經理魏慶孔也離任,繼續擔任首席市場官。近日還有關于招商基金總經理變更的消息,現任總經理徐勇因任期將滿,即將離任,而接任者將為招銀理財現任總裁鐘文岳,也曾是招商基金的原常務副總經理。

一波老將逼近退休年齡,也屢屢傳出將要退出傳聞。多番變動之下,基金行業正迎來新一輪上任高管打開的行業新局面。

(詳情參見:https://www.cls.cn/detail/2029047 )

固收猛將馬龍加盟,天弘基金正下怎樣一盤棋?

自4月清倉式卸任產品后,固收老將馬龍的新去向已經確定。記者獲悉,原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資官、明星基金經理馬龍已正式入職天弘基金。“天弘基金固收業務底盤強,作為固收大廠,肯定利于吸引優秀人才。”在業內人士看來。自原博時基金總經理高陽2023年底出任總經理后,一直在加大人才引進。其中包括權益老將、原華泰資管總經理聶挺進,于2024年3月加盟;此外還包括浙商基金前權益投資總監賈騰、宏利基金前總經理高貴鑫等。固收業務由馬龍主導,對于總經理高陽來說,或可騰挪更多精力,與副總經理聶挺進等共同推動權益投資的發展。

(詳情參見:https://www.cls.cn/detail/2029621 )

險資長期投資試點即將再擴容:中郵保險資產、國壽資產等正積極爭取三期試點資格

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是促進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未來將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范圍,近期擬再批復600億元。據記者獲悉,目前,中郵保險資管、國壽資產等保險機構正在積極爭取保險資金長期投資三期試點資格。

(詳情參見:https://www.cls.cn/detail/2029505)

▼市場跟蹤

上周,主要權益指數上漲,權重股漲幅更大。上證50上漲1.21%,創業板指上證1.38%,中證1000、中證2000分別下跌0.23%、上漲0.97%。漲幅靠前的行業板塊是非銀金融、汽車、交通運輸,跌幅靠前的是傳媒、國防軍工、計算機。

image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整理)

上周,利率債收益率有所上升。截至5月16日收盤,1Y、5Y、7Y國債分別報收1.45%、1.55%、1.63%,分別較前一周收盤變動3BP、6BP、6BP;10Y、20Y、30Y國債分別報收1.68%、1.99%、1.88%,分別較上周收盤變動4BP、7BP、4BP。

image

(數據來源:Wind數據,整理)

上周新成立基金24只,合計發行規模為240.04億元,較前一周有所增加。上周共上報64只基金,有所增加。申報的產品包括3只FOF,1只REITs、南方中證港股通科技ETF、景順長城中證人工智能50ETF、廣發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題ETF等,首批26只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的產品申報。此外,上周有34只基金首次進入發行階段,本周將有23只基金開始發行。

據華西證券宏觀固收團隊的數據,5月12-16日,部分理財產品凈值出現回撤,理財規模轉降。存續規模出現超季節性下降,環比降771億元至31.49萬億元。理財產品凈值出現小幅回撤,帶動負收益率略有上移,但因回撤幅度僅為1bp,負收益率升幅不大。滾動近1周理財產品負收益率僅較前一周小幅升1.0pct至1.96%。理財破凈水平也在小幅抬升,全部產品破凈率環比升0.1pct至0.6%。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