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部署應用大模型需專業“施工隊”

部署應用大模型需專業“施工隊”

科技日報    2025-05-19
原標題:部署應用大模型需專業“施工隊”

“大模型就像一個軟乎乎的大腦,發揮作用必須有腦殼、眼睛、手、胳膊和腿。這背后必須要搭建多套軟件來支撐。完整的軟件棧和工具鏈才能讓人工智能真正變成生產力。”在日前舉行的清華大學數字經濟系列沙龍第八期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魏凱說,算法、數據、算力的規模效應仍在持續放大,但大模型并非“萬能鑰匙”。引入大模型只是“買圖紙”,而要真正落地,需要配備專業“施工隊”來完成大模型開發、調優、評估、部署及推理等全流程工作。

“以寵物經濟為例,大模型可以通過分析寵物狗的聲音和行為數據,為人與寵物互動提供新消費場景。但這不意味著企業買入大模型,就跑通了應用全流程。”魏凱分析,開源大模型打破了技術壁壘,使中小企業能基于底層模型快速開發衍生應用,大幅降低部署成本。然而要想推動人工智能轉化為生產力,仍需跨越技術與場景的鴻溝,落地端有相當一部分工程性任務。完成這些任務需要“施工隊”,他們既要深入了解行業,又要兼具技術性和經濟性。

然而,培養“施工隊”卻并不容易。魏凱直言,許多企業用戶往往需要先干活再立項做預算,這導致了“臟活累活”難解決、“施工隊”動力不足等問題。此外,企業的數據治理能力弱也是制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變革的短板。“數據治理被視為‘下水道工程’,這方面做不好,即使把模型引入公司,‘施工隊’也無處下手。”魏凱說。

對此,魏凱建議,企業應在大模型落地過程中加大預訓練階段投入,同時提升訓練集群算力效率、加快代理型人工智能研發,充分發揮消費場景“練兵場”作用,以數據閉環優化數據供給,推動大模型優化。此外,應培養更多具備跨界思維的復合型人才。(實習記者 荊曉青)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