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西南交通大學博士創業諾比侃再沖港股博將資本是首輪投資人|IPO直通車

西南交通大學博士創業諾比侃再沖港股博將資本是首輪投資人|IPO直通車

財聯社記者陳美    2025-05-19

《科創板日報》5月18日(記者 陳美)近日,來自四川成都的諾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諾比侃),再次遞交港股招股書。《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這是繼其于2024年11月遞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請,同時該公司曾于2023年啟動科創板IPO輔導,但于2024年撤回備案。

招股書顯示,諾比侃專注于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在AI+交通、AI+能源及AI+城市治理等領域的產業化應用,主要提供基于全面的AI行業模型的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

此次遞交招股書,諾比侃計劃募資資金用于核心技術的繼續研究,包括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行業模型迭代、核心技術迭代、智能硬件迭代等。

西南交通大學博士創業,博將資本是首筆投資人

追溯諾比侃的發展歷程,廖峪為公司創始人。截至IPO時,廖峪合計持股40.81%,其中直接持股占比36.09%。

履歷顯示,廖峪擁有四川大學軟件工程碩士學位、西南交通大學工程博士學位,為高級工程師職稱。

在創立諾比侃之前,廖峪曾任職于成都銳之獅科技有限公司,之后在成都布露思視訊科技有限公司,但在2009年2月又回到成都銳之獅科技。2015年,廖峪正式開啟創業之路,在創辦諾比侃的過程中,負責公司整體管理、策略規劃及重大決策。

廖峪在創立諾比侃4年后,諾比侃于2019年獲得博將資本旗下基金的A輪融資,這是公司首筆外部融資。2019年11月,博將資本旗下基金入股諾比侃A輪融資,彼時估值為2.5億元,交易對價為3000萬元,每股成本為9.7元。

之后,博將資本連續加碼,在2022年3月、2022年12月的B、C輪融資中持續出手。對應的諾比侃估值也從最初的2.5億元攀升至16億元。到2024年時,諾比侃完成兩輪D輪、D+輪融資,其中成渝基金、成都武發等成為D輪融資中的投資人之一。截至IPO前,諾比侃估值已達21.3億元,最后一輪融資每股成本為62.5元。

股權穿透顯示,成渝基金、成都武發均為國資系背景基金。其中,成渝基金的LP包括成都梧桐樹和重慶江津,前者持股54.8%,后者持股35.0%;成都武發則由成都創新投資,及成都武發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出資,持股比例分別為51%及49%。進一步穿透發現,成都創新投資由成都市國資委控制,武發產業則由成都市武侯區國資委100%持股。

此外,從賬面投資回報看,粗略計算,作為第一筆融資的投資人,博將資本已實現5多倍回報。

AI+交通板塊最“賺錢”

作為AI應用類公司,近年來諾比侃業務也得到發展。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諾比侃營收分別是2.53億元、3.64億元、4.0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316.1萬元、8856.6萬元、1.15億元。

從業務結構看,AI+交通板塊最“賺錢”。《科創板日報》記者在招股書中留意到,從毛利率角度看,諾比侃的AI+交通業務是最掙錢的板塊,2024年的毛利率高達70.9%,而AI+能源和AI+城市治理的毛利率分別是49.6%和12.3%。

對于AI+交通板塊高毛利率的原因,諾比侃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是因為AI+交通板塊提供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涉及的硬件主導采購成本,與AI+能源及AI+城市治理業務相比相對較低。

“特別是AI+交通中的AI+軌道交通業務的產品成熟度相對較高,硬件相關組件與產品組裝所需的軟件模塊的結合,更加簡單直接,而我們其他業務的采購通常為項目制和定制化,在采購的零部件和材料的數量和類型方面也更加復雜和多樣化。”諾比侃表示道。

盡管細分業務較為賺錢,但以2023年營收計算,諾比侃在中國軌道交通行業AI+檢測監測解決方案市場份額為1.3%,排名第七。而該行業第一名的市場份額僅為4%,這表明市場中沒有占據絕對優勢的企業。

一位投資人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AI+的產業化應用中,不同參與者專注領域不同,涵蓋供電巡檢、軌道檢測及信號系統巡檢等多個方面。“這種分散的格局意味著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多元化,各企業需要在自身專注的細分領域不斷提升技術和服務水平,以獲取更多市場份額。”

“并且隨著市場的發展,可能還會有新的參與者進入,包括科技初創企業、大型科技公司的相關業務拓展等,這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該位投資人進一步談到。

與此同時,《科創板日報》記者在招股書中也注意到,競爭激烈的同時,諾比侃也面臨“收款慢”的情況。

在招股書中,諾比侃提到了公司面臨與客戶延期付款及違約有關的信貸風險。數據顯示,2022-2024年,諾比侃貿易應收款項分別為1.76億元、3.03億元及4.74億元,而貿易應收款項的損失撥備分別是2180萬元、4990萬元及6520萬元。”

此前,諾比侃貿易應收款項平均周轉天數大幅增加,已由2022年的192天增加至2023年的241天,并進一步增加至2024年的352天,這與行業內項目周期較長、結算流程復雜的特點密切相關。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