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王興興:人工智能深切影響教育發展人形機器人已走進千所高校

王興興:人工智能深切影響教育發展人形機器人已走進千所高校

長江日報    2025-05-17

5月16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閉幕式在武漢召開。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作為中外發言代表第一個上臺發言。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正深切影響著教育發展的格局。”王興興說,作為一名從教育中汲取的成長力量,如今又投身科技創新的創業者,他深切感受到當人工智能的浪潮奔涌而至,教育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契機。

在王興興看來,人工智能正在改變知識的產生與傳播,為每位學習者提供定制化的學習體驗,讓知識的獲取愈發高效且個性化。這項技術也正改變科學發現與研究的范式,助力研究人員處理復雜的數據集,加快從驗證到假設的科學進程,推動跨學科創新。同時,人工智能還在改變教育組織的評價模式,不再單一聚焦學生的考試成績,多維度評估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的思維等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如今,教育變革的底層邏輯從知識傳遞到認知賦能。”王興興現場談到,過去10年,AI技術經歷了從基礎識別智能到認知智能的重大突破。隨著大模型逐步掌握人類語言理解能力,教育的本質正迎來全新定義——傳統教育模式呈現教師、課本、考試的單向傳遞,而在AI時代,教育需要轉化為個體、工具、環境三位一體的協同進化。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個性化學習、智能輔導、自適應學習、沉浸化體驗等領域展現出卓越優勢。

“以宇樹科技為代表研發的教育端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產品等已走進全球近千所高校,并產生3000多篇卓越技術論文。它不是簡單的電子教具,而是通過先進的多模態交互技術,推動學生從被動教育接受知識傳遞向主動構建知識的轉換。”王興興說。

王興興認為,在AI賦能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還必須真切清醒認識到兩大關鍵挑戰:一是數據隱私與倫理的規范,二是教師角色的轉型升級。

他說,教育數據具有高度敏感性,這要求我們建立更加完善的隱私和誠信保護機制,同時嚴謹嚴格防范算法偏見對教育公平造成的隱性影響。同時,AI技術絕非取代教師,而應是強有力的賦能工具。“我們需要系統性幫助教師實現從知識傳遞者到學習引導者的轉變,建議編制中小學和高校教師人工智能必備素養手冊,研發培訓手冊、建設教師智能研究中心、開展教師與教育管理者的人工智能培養手冊培訓。”

展望未來,王興興介紹宇樹科技將聚焦三大方向:著力打造開放平臺建設,推動AI智能與教育資源的開源共建,構建全球化的教育技術生態;重點建設跨學科實驗室,聯合高校與企業開發融合AI的創新課程,持續深化青少年AI培養,通過編程基礎創客大賽等活動,激發年輕一代的科技創新能力;共創開放創新的教育未來,人工智能不僅是工具,更是教育變革的催化劑。

“我們始終相信,真正的教育升級必將是技能創新、人文關懷與制度完善的完美融合。宇樹愿與全球教育者攜手,共同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技術變革,以兼容并蓄的胸懷培育人才,攜手開創數字教育的新起點。”王興興說。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