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5·15專欄|“三投資”方法論——以時間丈量價值,以理性錨定未來

5·15專欄|“三投資”方法論——以時間丈量價值,以理性錨定未來

財信證券    2025-05-17

資本市場的潮汐漲落,從不是短線的浮光掠影,而是長期主義的靜水深流。

近期,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資產管理協會和第一財經共同推出的“資管行業踐行‘三投資’理念優秀實踐”系列訪談,描摹了資管行業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創造轉型的集體實踐,既是對改革部署的及時回應,也是對行業實踐的深入觀察。

“三投資”理念的提出,絕非偶然。在全球經濟格局重構、國內產業升級加速的背景下,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新“國九條”更將“樹立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列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任務。

這一頂層設計背后,是對“短錢博弈”市場痼疾的精準把脈——A股市場長期存在的追漲殺跌、熱點炒作、資管行業規模導向等問題,不僅加劇市場波動,更削弱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而“三投資”理念的落地,正是要通過重塑資金屬性、優化資源配置、培育耐心資本,為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注入源頭活水。

方向已然明晰,但挑戰肉眼可見。公募基金規模狂歡后的“信任赤字”、銀行理財30萬億體量與權益配置不足5%的錯配焦慮、保險資管“長錢長投”的機制之困、信托轉型中投研能力與風險偏好的拉鋸……種種痛點和病癥背后,是資管機構在長期價值與短期考核、服務實體與客戶訴求、能力建設與市場壓力之間的艱難平衡。

面對挑戰,資管機構正以差異化路徑探索破局之道。

公募行業以“逆周期服務”縫合信任裂痕,匯添富將“客戶持有期”嵌入考核,萬家基金在市場冰點鼓勵定投。銀行理財不再困守固收,以“低波穩健+”策略重構競爭力,交銀理財、浦銀理財將產品久期拉長,通過紅利策略、ETF工具與跨市場配置平衡風險收益。保險資管刀刃向內革新機制,太平資產推動長周期考核權重提升至60%,以“償二代”風險因子調降釋放科技投資空間。信托行業在轉型中發揮制度優勢,上海信托以“財富賬戶信托”打通代際傳承與長期投資,將居民儲蓄轉化為“耐心資本”。券商資管則聚焦“買方視角”重塑生態,中泰資管構建三年長周期考核,國君資管以量化歸因工具動態糾偏投資動作。

理念的落地同時需要可量化的實踐標準。上海資產管理協會發布的18項量化指標,為“三投資”理念提供了可落地的評價框架,評價機構推出的“能力—運氣”分離模型、倡導的“規模—業績”平衡機制,也讓行業進化有了新坐標。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半導體、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突破需要“長錢”的澆灌,居民財富管理升級渴求“穩健回報”的供給,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呼喚“穩定器”的護航。系列訪談成片之際,中國證監會印發《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督促行業機構牢固樹立以投資者最佳利益為核心的經營理念,實現從重規模向重投資者回報轉型,吹響新的號角。

踐行“三投資”理念,是構建資本市場發展新動能的一場長期工程。當政策端以制度培育“耐心資本”土壤,當資管機構以機制重構播撒價值種子,當投資者以定力穿越周期波動,資本市場的未來圖景將向我們展示:在時間的長軸上,理性終將戰勝投機,價值從不辜負堅守。

《“三投資”方法論》專題報道鏈接:https://www.yicai.com/topic/102533532

【免責聲明:本欄目僅為投資者教育目的而發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財信證券投教基地力求所涉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