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藝術場景+AI創(chuàng)作,《紅樓夢》數字藝術展帶來無窮想象

藝術場景+AI創(chuàng)作,《紅樓夢》數字藝術展帶來無窮想象

新火種    2025-05-16

“太棒了,可以利用AI和王熙鳳對話”

“通過這次展覽,可以沉浸式進入紅樓世界”

……

正在東郊記憶開展的“錦官入夢?蜀韻紅樓——《紅樓夢》數字藝術展”已經成為成都又一熱門展覽。此次展覽借助AI技術,構建出沉浸式文化體驗場域,讓經典文學突破紙本限制,在數字維度煥發(fā)新生機。

據悉,該展覽利用數字技術高度還原《紅樓夢》原著120回的情節(jié)內容,從人物、生活、情感等方面解讀《紅樓夢》所構建的數字化沉浸式場景,并通過“東郊記憶”小程序入口接入現今主流的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開啟圍繞“紅學”所有能想到的關鍵主題,文生圖、文生音樂、圖生視頻等,帶來無限創(chuàng)意。

在展覽現場,不少游客連線數字人“王熙鳳”進行聊天,聽她講述大觀園里的趣事。還有游客結合現場提示的關鍵詞,通過AI創(chuàng)作了心儀圖片。在變臉茶館環(huán)節(jié),AI將“劉姥姥進大觀園”改寫為“劉姥姥闖成都茶館”,生成川劇變臉版十二金釵畫;浣花詩社環(huán)節(jié),粉絲用四川話朗讀AI創(chuàng)作的“杜甫評黛玉葬花詩”,觸發(fā)全息花瓣飄落特效等……

展覽負責人透露,此次展覽以《紅樓夢》優(yōu)秀繪本數字化為切入點,不僅提供了紅樓夢數字化沉浸式的場景,還提供了利用AI大模型進行深度搜素和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的應用空間。并貼近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豐富的AI創(chuàng)意與研學實踐機會,旨在通過科技賦能傳統(tǒng)文化,目前展覽已列入東郊記憶學生研學游的重點路線。

此外,展覽與成都西川匯錦都學校開拓精品研學,邀請專家學者講解《紅樓夢》相關知識,并引導學生以“紅樓夢”為關鍵詞,進行多角度個性化AI創(chuàng)作、角色扮演和短劇短視頻制作,共同推出AI教育系列成果。

據悉,該紅樓夢數字化場景采取開放態(tài)度,目前與中國電信成都公司、西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和索貝數碼科技公司建立戰(zhàn)略合作,在場景互動、數字技術和藝術創(chuàng)作等方面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聯(lián)合開發(fā)AI程序,利用東郊記憶“紅光云”微信程序入口,接入電信大模型、DeepSeak、豆包等,實現AI生成紅樓主題短視頻以及圍繞“紅學”的關鍵主題等,進行包括AI人物、AI劇本、AI微短劇拍攝制作、AI音樂創(chuàng)作等系列活動。

東郊記憶還將設立各項獎勵,獲獎作品將會被深度開發(fā)和挖掘。

作為成都文化新地標的紅樓夢數字文化展,不僅是展覽,還是數字文創(chuàng)利用AI技術的范本,讓每一位參與者沉浸式深度互動觀展,在展覽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化共鳴,實現文化IP的在地化活化。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編輯 曾琦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