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四年來首次實現年度盈利公司加大AI領域投資力度
5月13日訊(編輯 牛占林)隨著日本軟銀集團加大對人工智能(AI)行業的投資,該公司公布了四年來的首次年度盈利,這讓之前因投資失敗而遭受損失的股東們松了一口氣。
這家日本科技投資公司周二公布的財報顯示,在截至3月份的財年,該公司錄得凈利潤1.153萬億日元(約合77.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虧損2276億日元。
軟銀集團表示,因人工智能需求強勁,支撐了初創企業的估值和芯片子公司的銷售,并提振了其積極的數據中心投資計劃。
其愿景基金(Vision Funds)業務上一財年的投資收益為4349億日元,較上年的7243億日元減少了40%;愿景基金整體業務錄得虧損1150.2億日元,而上年同期則實現盈利1281.8億日元。
盡管愿景基金整體上拖累了利潤,但軟銀在阿里巴巴、T-Mobile和德國電信的投資上獲得了巨大收益,這幫助公司實現了四年來的首次年度盈利。
在最近一個財年中,軟銀在中國網約車公司滴滴以及韓國電商公司Coupang的投資上獲得了收益。然而,其投資部門的表現也因包括AutoStore在內的一些公司估值下降而受到損害。
由于金融市場的波動和對宏觀經濟環境的擔憂繼續給軟銀帶來壓力,該公司的股價今年以來下跌了約17%。
AI領域的關鍵參與者
隨著AI熱潮的持續涌動,以及自身利潤的改善,軟銀在實施了長達數年的防御策略后,一直在加大投資力度。
軟銀創始人孫正義試圖通過各種投資和收購,將公司定位為AI領域的關鍵參與者。該公司擁有半導體設計公司Arm的大部分股份,并宣布計劃以65億美元收購服務器芯片設計公司Ampere Computing。
軟銀在AI領域最大的賭注之一是ChatGPT的創造者OpenAI。今年3月份,軟銀向OpenAI投資了300億美元,這是OpenAI公司400億美元融資計劃的一部分,當時這家初創公司的估值為3000億美元。
此外,今年1月份,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OpenAI、軟銀和甲骨文三家企業將在美國建設支持AI發展的基礎設施,即“星際之門”。該項目的初始投資為1000億美元,并計劃在未來4年內擴展至5000億美元。
但據最新報道,由于特朗普加征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行業的最新發展,星際之門項目陷入了停滯,潛在投資者均望而卻步。
軟銀首席財務官后藤義光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有關銀行和投資機構不愿為軟銀提供資金的報道是不真實的。“我們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作為星際之門計劃的一部分,大約有100個地方提出了建設數據中心的提議。”
后藤義光強調:“不確定性正在增加,越來越難以預測未來的前景。但軟銀44年來從未改變路線,我們現在也不會改變。”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