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IT+AI”構建增長飛輪邁瑞醫療國內業務下半年拐點可期
2025年一季度,在經歷醫療行業調整周期后,邁瑞醫療(300760.SZ)交出了一份頗具含金量的成績單。盡管同比受高基數影響,但其82.37億元的營業收入和26.29億元歸母凈利潤實現了環比13.76%和154.85%的顯著提升,標志著這家中國醫療器械龍頭已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更為重要的是,公司三大主營業務之一的IVD(體外診斷)業務表現亮眼,海外高端客戶持續突破,疊加全球首個臨床落地的重癥醫療大模型,都為公司躋身全球醫療器械前20名的戰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拐點將至:環比改善超預期,AI賦能高端突破
一季報數據清晰顯示,邁瑞醫療的核心經營指標正在向好。從營收結構看,國際業務收入占比已達47%,在去年同期增長30%的高基數上,過去兩年國際業務仍保持15%的復合增速,其中發展中國家市場增速更高達19%。
這種全球化布局有效平滑了單一市場的波動風險,體現了公司"全球視野"戰略的前瞻性。這也是公司在當前發展中國家匯率波動、本土保護主義盛行、關稅貿易壁壘等不穩定性因素情況下,海外業務仍展現出強大韌性的底氣所在。
從現金流和運營效率看,公司在醫療設備招標回暖的背景下,一季度國內收入實現環比50%以上的增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公布的海南省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以舊換新”項目醫療設備集中采購項目中標結果顯示,其超聲設備采購標段已完成。據了解,該項目共分為4個標段10個采購包進行招標,合計招標200套超聲設備,總預算高達1.9億元,最終中標總金額近1.19億元。其中,邁瑞醫療中標7個包共計160套超聲設備,中標總金額接近9900萬元。
這意味著此次超聲招標中,邁瑞的市場份額高達80%,顯示出在行業整頓后更加規范的市場環境中,公司的產品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凸顯。
此外,根據邁瑞醫療過去30年全球運營的歷史經驗表明,通常醫療采購活動下半年會比上半年更活躍,因此公司收入表現應為上半年的收入少于下半年。
邁瑞醫療認為,如果醫療設備的月度招標數據能呈現出持續改善的趨勢,同時考慮到過去兩年帶來的上下半年收入基數偏離的問題,公司有信心國內業務將從今年三季度開始迎來重大拐點,“公司預計2025年上下半年的收入將回歸到’前低后高’的分布情況,并呈現出逐季度環比改善的趨勢。”
而AI技術的深度融合成為驅動公司經營質量提升的關鍵變量。公司推出的全球首個臨床落地重癥醫療大模型——啟元重癥醫療大模型,已實現病情問答、建議生成、病歷撰寫和重癥知識查詢四大核心功能。這一創新不僅有效緩解醫護人員短缺壓力,更推動公司從單一設備供應商向"設備+IT+AI"的智能醫療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升級,創造了差異化競爭壁壘。
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表示,以“數智化”為支點,邁瑞也將在2025年繼續代表中國醫療力量,撬動全球醫療科技的廣闊市場,吹響醫療平權時代的號角。
IVD業務表現亮眼:技術創新構筑護城河
在三大主營業務中,IVD板塊近年來的高速增長尤為值得關注。通過對業務數據的深入分析,可以發現邁瑞在該領域的技術創新具有典型示范意義,AI技術的深度應用也功不可沒。
資料顯示,邁瑞醫療2024年推出的基于神經網絡的患者數據實時質控(NN-PBRTQC)技術創新性地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與傳統的患者數據實時質控相融合,以解決傳統模型靈敏性不高、假報警多、參數難選擇的問題,實時監測系統質量。
該系統能夠準確地識別出試劑、校準、質控品等失控場景,通過與MT8000設備自動審核等功能聯動,攔截受失控影響的樣本,避免因報告不準確導致的臨床誤判和患者投訴,大大提升了檢驗科的工作效率和報告準確性。
公司體外診斷領域的融合創新成果同樣值得高度關注。首先是基于大模型技術的C·Lab Bridge專家解讀系統2.0。該系統深度融合樣本狀態智能識別結果、反應過程全程數據、患者信息和診療信息,通過大模型精準推理,結合可生長的真實案例數據庫,為醫護人員提供高質量的檢測結果處理和報告解讀建議。目前,公司正與重點客戶共同深入評估結果處理建議和報告解讀質量,不斷優化系統性能。同時,從凝血項目推廣到生化、免疫相關臨床診療關鍵項目,后續公司將持續積極拓展更多項目及應用領域。
還有MT 8000全實驗室智能化流水線。該款智能化流水線支持多學科(生化、免疫、凝血、血球等)設備連接,促進更多專業聯合檢測,也構建了一個跨學科的自動審核平臺;搭載機器視覺、NN-PBRTQC、PDR光測平臺、VU-Mix渦旋-超聲混勻、PBRTQC等創新技術,幫助客戶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治療的有效性,推動醫院醫療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這些創新背后是公司持續的研發投入——常年保持營收約10%的研發強度,在全球設有12大研發中心,擁有超過5200名研發工程師。
正是這種技術積累,使得邁瑞產品迭代加速,產品類型也不斷豐富,并在高端領域接連實現重要突破。
2025年第一季度,在體外診斷領域,邁瑞醫療推出了幽門螺桿菌IgG抗體檢測試劑盒、S100蛋白測定試劑盒、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測定試劑盒、單純皰疹病毒2型IgG抗體測定試劑盒、單純皰疹病毒1+2型IgG抗體測定試劑盒、單純皰疹病毒1+2型IgM抗體測定試劑盒、血管緊張素Ⅰ測定試劑盒等新產品。截至2025年3月31日,邁瑞醫療化學發光免疫試劑NMPA已上市產品90個,CE已上市產品94個。在生命信息與支持領域,公司推出了腸內營養泵、等離子電切專科方案、中央監護系統BeneVision CMS等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在醫學影像領域,公司推出了Vetus E5動物專用便攜式彩超等新產品。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計申請專利11977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8605件;共計授權專利597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979件。
邁向全球TOP20:雙循環增長引擎已啟動
可以看到,邁瑞醫療的長期發展戰略已清晰呈現"雙循環"特征——在國內醫療新基建與國際市場突破的雙重驅動下,公司躋身全球醫療器械前20名的目標具備扎實支撐。
國內市場方面,多重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今年1月,《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明確加力推進設備更新。一季度,廣東、河北、江蘇、遼寧、甘肅等多省推進縣域醫共體設備更新采購工作,海南、福建、安徽、廣西、河南、蘇州、呼和浩特等多地設備集采項目也正常推進。
根據企業預警通的數據,地方專項債、尤其是用于支持醫院新改擴建和設備采購的醫療專項債,其報告期內的發行規模同比實現較快增長。據企業預警通的統計,2025年3月醫療專項債規模為253.57億元,同比增加42.18%,環比增加34.46%;2025年第一季度,醫療專項債規模為565.12億元,同比增加29.10%,環比增加174.06%。
這些資金將主要用于支持醫院新改擴建和設備采購,為醫療設備行業注入強勁動能。
與此同時,醫院仍有大量新改擴項目,根據瑞達恒和公司統計,2025-2027年預期竣工的項目數量仍有超過2800個,考慮項目執行節奏和新動工醫院仍有增加,醫療新基建周期逐步延長,將形成持續的設備采購需求。
據公司統計,從邁瑞可及市場的角度來看,截至一季度末,國內醫療新基建待釋放的市場空間仍有超過200億元。而這有利于邁瑞這樣具有全產品線優勢的龍頭企業擴大市場份額。
國際市場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邁瑞醫療認為,今年國際市場有望延續快速增長的趨勢,其中占國際收入三分之二的發展中國家將引領增長。即便剔除高潛力種子業務,目前公司三大產線在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市占率也僅為高個位數,遠遠低于國內市場的市占率水平。發展中國家市場本身仍有龐大的增長潛力。為了抓住這一風口市場的歷史性機遇,公司仍在不斷傾斜資源,全方面加大投入,預計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發展中國家都將是拉動公司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去年公司國際收入占比實現了明顯提升,預計未來幾年國際收入占比有望持續提升。
據悉,經過二十多年的國際化發展,邁瑞已經搭建起涵蓋營銷、用服、研發的海外本地化平臺,并將持續加強海外本地化生產能力,拓展全球本地化網絡布局和全球倉網布局,公司已在全球13個國家布局了本地化生產項目,這對于加快邁瑞在海外公立市場和中大樣本量客戶突破上有著重要意義。
除此之外,AI技術的應用將成為重要增長杠桿。啟元重癥大模型在中國頂級醫院的成功實踐,為公司踏入生命科技的更多領域,例如探索大模型在急診、麻醉科、影像科、檢驗科等科室的智能應用奠定了基礎。
從全球排名來看,邁瑞醫療從2020年的第36位提升至2023年的第23位的排名躍遷,不僅是一個企業的成長故事,更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整體崛起的縮影。從一季度數據觀察,邁瑞醫療正展現出強者恒強的發展態勢。在國內醫療需求持續釋放、國際市場結構性機遇的背景下,隨著醫療數智化轉型浪潮的深入,邁瑞率先構建的"設備+IT+AI"生態系統有望重新定義行業標準,為全球醫療體系提供更具價值的"中國方案"。
展望未來,隨著三季度國內業務拐點的到來,以及國際市場本地化、高端化戰略的深入推進,邁瑞醫療正向著全球前20強的戰略目標大步前進。而其在醫療AI領域的前沿布局,更可能為公司打開全新的成長空間,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