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例!機器人輔助通過3里米小孔切除巨大腫瘤
3月7日,記者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外科獲悉,重醫附一院肝膽外科團隊近日完成重慶首例機器人輔助單孔腹腔鏡肝臟良性腫瘤切除手術,為一位女性患者切除了肝部的巨大腫瘤。
35歲的李穎(化名)在體檢時發現肝部左葉有一個10cm×8cm的巨大包塊,隨后前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進一步檢查后診斷為肝腺瘤,腫瘤緊貼粗大的肝靜脈和下腔靜脈,已經導致左肝正常肝組織萎縮,需進行手術治療。
李女士害怕手術為身體留下太多瘢痕,經過和醫生的反復討論,最終同意該院專家團隊為她利用機器人通過單孔進行微創腹腔鏡手術。
重醫附一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藍翔介紹,有手術指征的肝良性腫瘤,傳統方法是在腹部開設5個小切口進行操作,手術中通過腹腔鏡和其他輔助器械進行精細操作。然而,5孔法也存在一些缺點,如切口數較多,術后可能留下多個疤痕,尤其分散在腹部的不同位置,對部分肝臟良性疾病的年輕女性美觀需求可能產生影響。
借助機械臂的靈活度可以在單孔下完成更為復雜的手術,達到創傷更小、術后疼痛小、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時間短的效果。
手術當天,重醫附一院肝膽外科手術團隊采用機器人輔助的單孔腹腔鏡,在李女士的臍部開了一個直徑僅3cm的切口,藍翔又操作機器人手術系統機械臂器械對李女士的手術部位實現540°的解剖,將3個機械臂整合到單孔通道,通過這個小切口順利將腫瘤從李女士肝內大血管上剝除,術中僅少量出血。
手術后,李女士康復順利,并已于近期出院。
藍翔介紹,肝臟良性腫瘤,是指發生在肝臟的非惡性病變,包括血管瘤、肝腺瘤、局灶性結節增生以及肝囊腫等,女性高發于男性。
雖然不是惡性腫瘤,但超過5cm的病灶可能引發破裂出血、壓迫癥狀或癌變風險。
肝部良性腫瘤一般沒有明顯癥狀,所以盡早診斷并進行適當的治療非常重要,“建議大眾定期進行腹部彩超體檢”。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 受訪者供圖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