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研發無人駕駛平臺“農用坦克1#”
4月20日,由市農業科學院自主研發的農機無人駕駛平臺“農用坦克1#”發布,這也是西南地區首個可實現無人駕駛多功能作業的中型農機通用平臺。
“山地農機的痛點、難點在于動力。這臺機器精準切中要害,技術上有創新,在山地農機研發上具有代表性意義。”在重慶現代農業高科技園區的柑橘基地,現場觀看、了解“農用坦克1#”的作業演示后,農業工程科研領域的國家級研究所——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所長周國民如此評價。
記者在現場看到,技術人員在電腦上設置路線后,這臺履帶式無人作業平臺就自主沿規劃路線平穩行駛,即便在狹窄的田間道路上,也能平穩地完成小半徑轉向和原地掉頭。
市農科院信息所副所長、研究員周蕊介紹,“農用坦克1#”實現了兩大突破:
一是搭載了行業首創的插電式混合變速箱,能夠實現插電混動。“當進行除草作業需要小馬力時,可用純電驅動;開溝作業等需要中小馬力時,可用純油驅動;在冬水田等更復雜作業環境下,則可用油電疊加的動力模式。”市農科院工程師張先鋒說,該平臺基本可適應丘陵山區多場景作業需求,有效解決了目前山地農機“小馬拉大車”或“大馬拉小車”的困境。
二是實現了無人駕駛的遠程控制作業。通過對基地的道路、作物、建筑等進行三維坐標的標注,借助北斗技術進行厘米級的定位導航,“農用坦克1#”可實現手機電腦端的無人駕駛遠程控制作業。
“借助我們基地安裝的土壤傳感器等設備,平臺還可以根據設備反饋數據,自主決策該完成什么樣子的對應作業,整體作業效率能夠提升30%。”張先鋒介紹,“農用坦克1#”可通過加掛不同機具,完成旋耕、播種、施藥等多種作業,做到“一平臺,真通用”。(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栗園園)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推薦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