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上海交大發布“AI十條”

上海交大發布“AI十條”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2025-04-21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鄧貞)4月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主題周啟動儀式上,上海交大發布“AI十條”,將通過人工智能賦能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的全方位改革。“AI十條”聚焦人工智能學科躍升、AI For Science種子計劃、智慧文科建設、AI+應用場景創新等十大領域,旨在夯實交大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引領地位,推動AI技術在科學研究、工程技術、醫學突破等方向的深度應用。

  此外,學校將通過完善算力、建設AI計算賦能-工程創新中心、編制科技倫理與規范使用管理規章、多方籌措建設資金、完善教師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強化支撐保障,爭取推動學校AI“半年見成效、一年大變樣、兩年成示范”。

  啟動儀式現場還發布了上海交通大學AI賦能基礎教育計劃,將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從源頭抓起。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學院和徐匯區教育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中小學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拔尖人才早期實踐、教育智能化產品研發三大方向,打造協同高效合作機制,切實推動區域教育智能化升級,為拔尖人才培養體系提供強有力的場景支撐和制度保障。

  為了推動人工智能人才的早發現、早培養,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學院和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將共建全國首個青少年人工智能學院。記者從上海交大獲悉,該學院聚焦青少年AI底層能力的培養,旨在打造貫通式的拔尖人才培養新模式。2025年,中福會少年宮新宮將落址前灘濱江友城公園核心區域,而該青少年人工智能學院也將在2025年下半年在新宮中開展活動。

  AI十條包括:

  1. 實施人工智能學科躍升計劃。全力建設AI學科,夯實交大人工智能學科的全球引領地位。

  2. 實施AI For Science種子計劃。聚焦“傳統方法尚無法突破的高價值科學問題”,培育一批具有學術或產業影響力的成果。

  3. 推進校內科研布局中設立AI專項行動計劃。在學校STAR計劃、醫工交叉、深藍計劃等項目中設立AI專項,探索AI驅動醫學、海洋等研究新范式。

  4. 實施智慧文科建設提升計劃。推進文科實驗室建設,推動開放科學數據工作,設立智慧文科重點項目,促進文科科研范式創新。

  5. 實施AI For Engineering賦能計劃。支持跨學科團隊,推動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和戰略價值的成果。

  6. 實施AI+應用場景創新中心培育建設支持計劃。支持各學科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形成技術研發—場景驗證—市場應用的良性互動,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場景和標桿產品。

  7. 建強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聯動校內外資源,建立跨區域成果共享機制,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全國范圍內的產業化應用,助力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

  8. 變革“AI+HI”育人新模式。推動“AI+HI”“雙驅動”的教育教學改革,形成知識與人格并進、效率與溫度并存、智能與智慧并重的育人格局。

  9. 實施校園AI文化氛圍提升計劃。打造“交大AI周”品牌活動,舉辦AI創新大賽,全面提升校園AI氛圍。

  10. 建設校園智慧決策與服務系統。圍繞教學、資產管理、科研管理、人才引育、學生心理健康、學術資源供給等領域,建設一批智能決策與服務系統。

  同時,上海交大還推出AI三大基金,主要包括:

  ——1000萬元的“AI光臨計劃榮譽基金”,面向AI及交叉專業學生、青年科學家,推動開展前瞻性、創新性、具有社會經濟價值的科研項目;

  ——AI全球鏈計劃,通過2億元的引才基金,面向全球人工智能領域高端人才引進,并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引進全球人工智能領域人才鏈接;

  ——交大-云啟AI天使基金,通過3億元的基金面向全球初創期、早期人工智能科創企業,重點布局大模型行業應用、具身智能、AI4S、AI芯片等前沿領域提供支持。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