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信息楊曉磊:中國制造業獨特優勢資產價格仍是全球洼地
《科創板日報》4月17日訊(記者 陳美)“盡管全球投資環境充滿挑戰,但中國上市公司平均PE倍數僅為13倍,表明中國資產仍處于價值洼地。”近日,在第19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投中信息CEO楊曉磊如是表示。
楊曉磊認為,20年來,全球化歷經了重大轉變,從熱烈走向反轉。在此背景下,中國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顯著降低,從2018年的19%降至目前的15%,這一變化體現了中國經濟在復雜國際環境中的韌性與調整能力。與此同時,全球資金在尋找價值洼地和被低估資產的過程中,中國憑借穩定的增長、積極的政策、持續的消費能力以及龐大的資金容納量,正受到全球資金的關注。
談及全球私募股權行業時,楊曉磊也表示,中美趨勢基本一致,均呈下行態勢。究其原因,當下流動性緊縮以及利率高企的宏觀經濟環境,使得風險資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舉步維艱,難以獲得資金的青睞與注入。
從一級市場出資端的角度剖析,作為主要出資主體的養老金,由于受到二級市場劇烈波動的影響,風險市場收益水平出現了大幅下降的情況。在此情形下,養老金對一級市場的出資策略也隨之發生改變,逐漸趨于保守。“例如,一些原本計劃加大對一級市場投資力度的養老金,開始重新審視投資計劃,放緩投資節奏,甚至縮減投資規模。”
然而,盡管宏觀環境存在諸多負面因素,但楊曉磊認為,中國制造業已發生質變。蘋果公司蒂姆?庫克的相關觀點,為這一論斷提供了有力佐證:如今的中國,已從成本低的市場轉變為質量密度高的市場,擁有大量專業且協同高效的產業工人和工程師。
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的效率和薪酬比多年來維持在5以上的高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這一數據則不到4;中國工程師數量方面,也具有絕對優勢,其數量大約是歐盟的3倍、美國的8倍,英國的約39倍。在熱度極高的AI領域,華人工程師占比近47%。這意味著在產業鏈、供應鏈完整度方面,中國擁有世界上唯一全品類的制造業供應鏈,23個門類中有20個排名第一。
在市場要素方面,AI 生態的強勢崛起也成為亮點。調研表明,AI在B端和C端的大量應用場景使其獲得了更多、更高的期待和評價。DeepSeek 的出現和開源受到高度贊揚,已有眾多上市公司、高校及政府機構接受并應用,這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還為應用場景拓展和技術迭代提供了數據支持。此外,中國企業在研發投入上表現出極高的熱情,研發強度大幅上升,目前僅次于美國。
不過,楊曉磊提出,行業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募資情況仍不容樂觀,LP堅持返投,管理費實繳出資雖有落實,但創投行業整體體感不佳。同時,退出渠道問題也較為突出,IPO市場流通性有限,難以解決存量資產問題;港股雖有復蘇趨勢,但對市值有一定要求,與大量專精特新、早小硬企業的規模不匹配。并購作為退出方案,目前效果尚不顯著。
展望未來,楊曉磊進一步分析認為,中國企業將在全球影響力構建方面采取多種形式,包括資本出海、品牌并購、合資共建以及海外權益分拆和孵化等。“中國在時間維度上具有優勢,能夠在復雜的博弈過程中穩步推進各項發展戰略。”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