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提示詞工程師:讓AI更懂人話

提示詞工程師:讓AI更懂人話

新火種    2023-10-23

本報記者 陳子帥

“這是人工智能(AI)領域最熱門的工作,不需要編程經驗就能賺到6位數的年薪。”這是彭博社對AI“提示詞工程師”的描述。《福布斯》雜志同樣強調了這一工種的前景:這是一個熱門的新角色,年入30萬美元,并且它的地位只會越來越突出。那么,AI提示詞工程師到底是怎樣一種職業?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及其團隊一直在研發大模型相關內容,他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提示詞工程師是專門針對人工智能系統(尤其是生成型人工智能軟件)的職位,負責設計和優化指令,以幫助這些系統更好地理解和響應用戶的需求。他們的主要職責包括創建和完善人們向人工智能輸入的文本提示,以期從中獲得最佳結果。與一般程序員不同的是,提示詞工程師的工作是在充分理解AI的前提下,對自然語言的巧妙使用,而程序員則是對代碼語言的運用。

通俗地說,提示詞工程師是通過與大模型“對話”,提示、引導其輸出正確且符合用戶需求的信息。據沈陽介紹,其團隊近期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寫作了一篇科幻小說,小說的創作過程就是通過不斷給出關鍵提示詞,引導大模型生成完整的篇章。

今年33歲的高級分析師張洵碩士畢業,在北京一家AI科創企業工作。她目前正在擔任提示詞工程師的角色,她與公司其他200位提示詞工程師為航天、醫療等不同領域的400多家企業提供服務。

“我到目前也只做了7個多月,但我認為提示詞工程師的工作比程序員更難,因為前者的項目需求一直在變化,并且也沒有可以固定套用的模板。”張洵說。

什么樣的知識儲備才能夠做這份工作?張洵介紹稱,在專業上,信息管理、統計學、金融學和新聞學比較符合崗位需求,因為提示詞工程師每天大量的工作是數據分析和處理。目前來看,國內的提示詞工程師許多都是從其他崗位轉型而來。

在被問及對該職業的前景看法時,張洵表示,自己和身邊同事并沒有擔憂過這個崗位會被取代,“一方面,倫理上不會允許AI對人類替代太多;另一方面,人類思維比AI更加敏感,一些專業的AI使用需求還是要借助人工來拆解。”

“只有真正地熱愛大模型,愿意每天從早到晚使用它、鉆研它的人才適合做提示詞工程師。”張洵說,轉型提示詞工程師,是對自己職業能力的一次提升,但也是AI迅猛迭代背景下的一種選擇。“如果不跟上行業發展的腳步,就會面臨淘汰。”▲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