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禁用AI自動生成處方,守住醫療安全底線

禁用AI自動生成處方,守住醫療安全底線

新火種    2025-04-02

吳睿鶇

近日,湖南省醫保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基本醫療保障定點零售藥店管理的通知》,從藥店資源規劃和納入退出管理、購藥處方、藥價管理、醫保信息化建設、醫保協議管理及基金監管5個方面作出要求,以更好服務參保群眾,維護醫保基金安全。《通知》要求,互聯網醫院須按規定接入省醫保電子處方中心并進行電子處方流轉,嚴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動生成處方。

在“AI+醫療”不斷火爆的當下,湖南出臺通知明令要求嚴禁使用人工智能自動生成處方,此舉無疑給過熱的AI醫療應用潑了一盆“冷水”。更為重要的是,為公眾筑牢了一道醫療安全屏障。

AI雖然能夠快速分析數據,但它無法像人類醫生一樣,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細致的判斷。尤其是對于慢性病患者的個性化用藥,AI更是難以滿足其復雜的需求。以糖尿病患者為例,病情往往會受到飲食、運動、情緒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用藥劑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不斷調整,而AI很難做到如此精準的把控。

法律責任層面,由于AI不是獨立的醫療行為主體,沒有處方權,也無法承擔法律責任,按照“誰開處方誰負責”的原則,當AI開處方時很難界定是AI研發方、使用方還是其他相關方的責任,一旦AI自動生成的處方,出現醫療事故,責任認定成為難題,就會使得后續的責任追溯和賠償機制難以有效運行,患者權益無法得到充分保障。

從醫保基金安全層面來考量,虛假處方、亂開藥方等現象嚴重威脅著醫保基金的安全。AI自動生成處方如果缺乏有效監管,很容易成為不法分子騙取醫保基金的工具。顯然,嚴禁AI自動生成處方,從源頭上切斷了這種潛在的風險,為醫保基金安全加上了一把“堅固的鎖”。

此前,國家已出臺《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明確規定處方應由接診醫師本人開具,嚴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動生成處方。北京也明令禁用AI自動生成處方,并成立互聯網診療監管平臺。如今湖南省跟進,這不僅是對國家公共政策的重申和嚴格落實,也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推動其他地區加強對AI醫療應用的規范管理。

當然,不能因噎廢食,全盤否定AI在醫療領域的積極作用。AI可以在分導診、預問診、病歷生成等場景發揮作用,輔助醫生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但在處方開具這一關鍵環節必須堅守底線,嚴禁AI自動生成處方。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或許AI有能力更精準地開具處方,但目前還遠遠達不到安全可靠的程度。在追求醫療效率和創新的同時,必須將患者生命安全和醫療質量放在首位,加強監管,完善制度,讓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更加規范、健康、有序,真正服務于患者的健康福祉。

供圖/視覺中國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