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復出后,阿里連續拿下兩個AI大單了
說真的,過去這幾年,馬云確實是低調了好幾年,并且他也不經常在國內,很多時候媒體報道他,都是在海外某某地方。
不過,在2025年,馬云正式回歸并復出了,2月份的時候,可以看到馬云身著阿里黑馬甲現身杭州西溪園區,更關鍵性的標志,則是他參加了最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大會,這個意義特別重大。
作為國內互聯網圈最牛的大佬之一,馬云的復出,也攪動了全球科技市場。
這不,過去才沒多久,阿里已經連續拿下兩個AI大單了,而第三個AI大單,估計也快了。
第一個大單則是蘋果的AI大單。
我們知道去年蘋果iOS18中,集成了AI功能,但那個AI功能是與國外的OpenAI合作的,它不可能落地中國。
而AI作為蘋果接下來最重要的方向之一,自然要找一家中國本土的合作伙伴了。所以蘋果找上了阿里,選擇了阿里通義千問。
第二個大單,則是寶馬。同樣是阿里通義大模型,未來將應用于中國市場的寶馬新世代系列車型,寶馬會將阿里AI大語言模型引入智能座艙。
據稱,目前特斯拉也在和阿里洽談,說不定接下來阿里會再拿一單,那就是特斯拉。
為什么會是阿里呢?其實并不奇怪,阿里是國內最早布局AI大模型的企業之一,于2023年4月份就推出了通義千問,并且持續開源。
后來,阿里又持續改進模型,到今年1月份,阿里的MoE模型Qwen2.5-Max正式上線,在多項權威測試中,都不輸給GPT-4、Deepseek等。
更重要的是,阿里是國內數一數二的互聯網企業,其服務能力、服務經驗在國內是最頂尖的。
阿里可是國內最大的電商企業,每年雙11承受的壓力,大家都懂的,這樣的海量數據,全球估計沒幾家企業能夠支撐下來,但阿里能夠完美的搞定,這就足夠證明阿里的能力了。
所以蘋果、寶馬都選擇了阿里,對于它們而言,穩定是排第一位的。
想必接下來還會更多的企業,選擇阿里,畢竟阿里擁有國內最強的數據能力,也有國內最大的用戶購物和支付數據,這些都是阿里的優勢。
原文標題:馬云復出后,阿里連續拿下兩個AI大單了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