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發布首個純端側智能助手,構建汽車超性能端側大腦
大模型發展日新月異,震撼世界的技術突破涌現,時有 AI 一日,人間十年的感覺。
一直以來,面壁推出的「面壁小鋼炮」MiniCPM 端側模型,在全球開源社區廣受好評。伴隨著端側智能在全球范圍內,日益成為大模型落地的關鍵場景,面壁智能也作為端側模型代表團隊,受到越來越熱切的關注。

首先,伴隨端側智能日漸火爆、玩家越來越多,常有朋友問我:“又有某某公司布局端側 AI 了,和「小鋼炮」相比,是一樣的路線嗎?”
首先,端側 AI 和端側模型之間存在本質的區別。如今,提到端側 AI,更多強調的是“端側”這一場景,包括在手機、PC、汽車等等場景中發生的人與智能的交互,其背后的模型,既可以部署在云端也可以部署在本地。
而端側模型則專指完全在本地進行計算和運行的大模型。與云側模型相比,端側模型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不僅能有效避免數據上云、解決用戶數據和隱私安全的顧慮,還能夠突破網絡環境的限制。
隨著端側模型性能的不斷提升,面壁智能已經多次實現了超越預期的表現,甚至在某些特定場景中,屢屢取得超越云端的卓越成績。

小鋼炮,擁有自信的底氣!作為全球領先的旗艦端側模型品牌,「面壁小鋼炮」始終保持著超性能表現,陸續實現了端側 ChatGPT、GPT-4V 和 GPT-4o 時刻,充分展現了卓越的技術實力。
在端側部署中,軟硬件的完美適配至關重要。以汽車行業為例,已全面適配各類主流芯片,實現毫秒級的驚人響應速度,為用戶帶來流暢而極致的智能交互體驗。

第二個問題,面壁長期被業內稱為「最懂 Agent 的大模型公司」,最近不少公司都加入 Agent 大軍了,怎么沒聽到面壁有什么動靜?
作為智能體研究的前沿探索者,面壁智能認為大模型與 Agent 是一體兩面、密不可分的關系。當大模型需要與環境進行交互、為人服務并進入生產環節時,就可以認為它已經具備了 Agent 智能體的特性。基座大模型,在 Agent 智能體能力的發揮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大模型與 Agent 的關系,如同西紅柿就是番茄,馬鈴薯就是土豆,把大模型送去上班就是Agent。

如今,大家越來越能體會到,每當模型版本迎來重大更迭或能力實現質的飛躍時,往往會吞沒上一代模型所支撐的全部應用生態。當前的 Agent 智能體,亦存在諸多短板——如規劃能力不足、長期上下文記憶薄弱、長期任務表現不佳等通病,這使得目前的 Agent 智能體難以支撐穩定且持續的高效交互。
面壁智能愈發認識到,模型本身,而非工作流,才是未來AI智能體的發展方向—— 模型即 Agent, 模型即產品,模型即交互。把小鋼炮,這個端側模型送去上班,就是Agent!

從第一天起,面壁智能就在推進「端側模型+端側 Agent」一體兩面發展的路徑。
目前,面壁端側模型已成功在汽車、手機、具身智能、AIPC、智能可穿戴設備等多個主流方向推進「就業」,逐步形成了繁榮的落地應用生態。
尤其在汽車領域,「面壁小鋼炮」憑借其卓越的性能表現,多次被業內同行評為「極優秀的端側智艙產品」。在本月看到的智能汽車銷量 TOP5 榜單中,面壁智能合作伙伴已占據三席,這一成績充分展現了技術實力和市場認可度。如今,已經與一汽大眾、長安、長城、上汽、德賽西威、中科創達等業內領先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挖掘智能座艙的端側潛力。

在這里,特別榮幸地向大家介紹——小鋼炮超級助手cpmGO,首個純端側智能助手!已經把小鋼炮送上汽車,賦能智能座艙產品,為大家提供純端側、超性能、全場景的服務!

小鋼炮超級助手 cpmGO,作為首個純端側汽車助手,在智能座艙方面具有跨越艙外至艙內的全鏈條感知、決策與執行能力,實現了端到端的智能化應用。它具有視覺、語音、多模態、圖形UI交互、融合感知、意圖判斷與執行等豐富能力庫,為智能座艙帶來了感知與智能的全面升級。通過端云協同,可以充分地賦能智能座艙產品,提升用戶體驗。
小鋼炮超級助手 cpmGO,作為首個純端側汽車助手, 創造了與云端全面對齊的智能座艙「原生端側體驗」。針對泛化語音車控、GUI Agent、智能哨兵、艙內手勢、身份識別、兒童與寵物識別以及艙外感知等全系智能產品需求,提供了全場景、貨架級原子化產品,合作伙伴可與共同進行個性化選配和共創。
同時,通過突破弱網斷網環境的限制,保護用戶車內信息安全,并實現低功耗高性能的「端側專屬優勢。


小鋼炮,端側模型,也是端側超級助手。皮實!靠譜!可信任!
尤其是當你切掉 WiFi,擯棄繁雜,轉身走向人生曠野,勇敢踏上尋找自我的英雄之旅時——純端側的小鋼炮,將成為你最值得信賴的左膀右臂,陪你走遍天涯,探索無限可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 12 月就已經成功部署了首個純端側、Always On 的 GUI Agent 屏幕助手,并已進入量產序列。
它不僅能看、能說、能干,在屏幕上實現了可見即可說—— 你所能看到的一切,都可以講給小鋼炮,讓它輕松完成。超過 90% 的行動準確率,為屏幕操作帶來指哪兒打哪兒、意隨心動的流暢體驗,整個過程十分順暢!
尤其在車端場景,亟需解放雙手,用戶可以一邊開車,一遍順嘴指揮小鋼炮完成一連串的瑣碎任務。舉個例子,我身邊有一些愛心人士朋友,每天的必做的事項清單包括長長一串的給某某森林種樹、給某某果園澆水、給某某菜園喂雞。他們相信自己不間斷的一點微小努力,能在未來為沙漠種上綠樹、為環保做出貢獻。偶然忘記了,會十分著急。
現在有了小鋼炮,這些麻煩事可以統統交給它來干:你可以一邊開車,一邊指揮導航;一邊開車,一邊種樹;一邊開車,一邊拍照一邊分享給朋友。生活效率大大加速。
現在,小鋼炮已經支持 9 大類、26 款應用,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小鋼炮的優點不勝枚舉,劃重點:
純端側!超性能!全場景!這就是小鋼炮超級助手,一個頂呱呱的端側大腦,它可以賦能汽車、手機等重要終端應用場景,聰明、強大得不像端側模型!

為什么小鋼炮模型如此小巧,卻能如此強大?面壁智能在端側模型方面的實踐,不禁讓人聯想到信息革命初期的情景。
當時,第一臺計算機需要占據兩層樓、重達幾噸,性能卻遠不如如今人手一個的智能手機。1943 年,IBM 董事長沃森曾自信地預測:“未來五臺主機足以滿足全球市場需求,不需要小型化的個人電腦。”然而,站在2024年回望,看到全球擁有 13 億臺個人 PC、70 億部手機以及無數的 IoT 設備……
這一現象與大模型發展過程中所見的規律何其相似,面壁團隊總結的大模型發展成長規律「密度定律」發現:大模型知識密度每 100 天翻一番。
大模型必將變得越來越小,卻越來越強。端側模型的發展,必將是大勢所趨。

正如信息革命以個人化智能硬件為重要標志,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智能革命,到來的關鍵瞬間必然是:大模型無處不在,卻越來越強、越來越小、奔騰于每個終端。人人都能享受到智能的便捷,真正實現智能普惠。
這一刻的到來,仍有許多工作亟待解決。面壁團隊和面壁小鋼炮端側模型,將以 AGI 為最終愿景,不懈努力,攻堅克難,將極致的大模型智能體驗放到離每個用戶最近的地方!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