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牽手”阿里、嵐圖虛擬工程師“上崗”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汽車全產業鏈
財聯社3月27日訊(記者 劉陽)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提升,AI與汽車全產業鏈的融合愈發緊密。
3月27日,財聯社記者從嵐圖汽車獲悉,目前嵐圖正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各業務領域的應用,如AI+營銷、AI+行政等,并已在AI+研發、AI+設計領域取得進展。
“嵐圖智能電子電氣團隊通過自研AI大模型運用,推出4類‘AI虛擬工程師’,在軟件前期開發、測試等階段,參與到數據分析、風險識別等工作,以提升業務效率。”有嵐圖汽車內部人士透露,目前“AI虛擬工程師”涵蓋底軟開發AI工程師、功能安全AI工程師、底軟測試AI工程師、BCM測試AI工程師等幾大職能類別,開發效能已較人工提升21倍。
“人工智能(AI)是未來關鍵領域之一。2025年兩會的重點之一就是‘人工智能+’計劃,旨在促進包括汽車在內的更廣泛產業的融合。”在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看來,“人工智能是打造更具人文關懷、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解決方案的關鍵動能。”
在寶馬高層作出上述表態的同日,寶馬集團宣布正式在中國啟動360度全鏈AI戰略。該戰略以賦能數字化生產運營為基礎,提升全場景用戶智能體驗為中心,促進研發領域的開放創新為支點,旨在加速推進寶馬在中國360度全鏈AI融合,塑造人工智能時代的長期競爭優勢。
“目前公司已搭建了研發與生產、協作、產品三大AI平臺,分別為不同領域職能賦能。”據寶馬中國研發中心工程師介紹,以AI協作平臺為例,在這一平臺之上有一AI應用市場,寶馬內部團隊均可基于這一平臺提供的能力開發AI應用,并在平臺應用市場中發布供所有人使用。“現在AI應用市場中,中國區已開發了200多個應用,在全球范圍內已有超過12000個應用,涵蓋研發、供應鏈、生產到運營管理等。”
在寶馬集團的360度全鏈AI戰略中,利用AI推動整車智能化是其關鍵一環。3月26日,寶馬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宣布在中國深化戰略合作,推動AI大語言模型“上車”。基于阿里通義大模型技術,寶馬與阿里巴巴首次以AI大語言模型賦能全新BMW智能個人助理,并將AI智能體(AI Agent)引入座艙,其核心能力包括擬人化溝通、多智能體協同及開放生態整合,能夠實現精準意圖捕捉、復雜指令解析、模糊語義理解及嚴謹邏輯推演。
按照計劃,全新BMW智能個人助理將于2026年率先搭載于中國生產的BMW新世代車型。此外,針對中國用戶高頻需求,寶馬將首批推出“用車專家Car Genius” 及“出行伴侶Travel Companion”兩大AI Agent,并將在4月的上海車展首次亮相。
就在寶馬宣布在中國啟動360度全鏈AI戰略的同一天,國內首家A股汽車設計上市公司阿爾特發布垂直AI創繪工具“TAI”。據介紹,“TAI”具有創意探索、草案繪制等功能,可解決汽車設計師在創意表達、設計效率與精準控制等方面痛點。
阿爾特方面表示,“TAI”除用于汽車設計,還已開始訓練其他品類產品,如:UTV全地形車、拖拉機等。與此、、同時,阿爾特已布局汽車造型生成、產品定義、設計知識、CAD智能生成、性能測試反演、CAE智能仿真等垂類模型。
“AI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在業內人士看來,自今年年初車企相繼接入DeepSeek后,AI正呈現加速“上車”的趨勢,并在全產業鏈范圍內得以應用,“不過,由于缺乏統一標準、算法水平參差不齊,并存在潛在數據安全隱患,AI在產業端的應用也有一定的風險,需要更為精細化的治理。”
另有行業從業者表示,目前即便是一些主流大語言模型,在實際應用中也會經常出現“幻覺”,為規避類似問題,必須安全合規的使用AI技術。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