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沙特經濟增長前景樂觀,料2025年GDP增速3.8%
3月18日訊(編輯 秦嘉禾)3月17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OECD)發布中期經濟展望報告。報告預測沙特經濟有望實現顯著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從2024年的1.2%上升至2025年的3.8%。
根據報告,沙特經濟的回暖將使其在未來幾年成為二十國集團(G20)中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盡管2026年沙特GDP增速預計會小幅回落至3.6%,但仍高于同期全球經濟的整體增速。
相比之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普遍面臨貿易摩擦加劇、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背景下,全球GDP增速預計將在2025年放緩至3.1%,2026年降至3%。
報告還顯示,沙特的通脹率將保持在較低水平,2025年預計為1.9%,2026年為2%。而G20在2025年的整體通脹率預計為3.8%,2026年將降至3.2%。
經合組織報告提到,OPEC+計劃從2025年4月起逐步放松限產措施,這可能對全球油價產生重要影響。與此同時,沙特在技術、旅游和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正在增強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不過,經合組織也警告稱,地緣政治風險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可能對國際能源市場構成干擾,并導致油價波動。
全球經濟展望
經合組織對全球經濟的展望較為復雜。
該組織秘書長馬蒂亞斯·科爾曼(Mathias Cormann)在社交媒體表示:“全球經濟展現出一定韌性,但在增長放緩、通脹和政策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疲軟跡象正在顯現。”
根據報告,全球GDP增速預計將從2024年的3.2%下降至2025年的3.1%,并在2026年進一步降至3%。
受到高利率以及貿易摩擦抑制投資和消費的影響,美國經濟增長預計將從2024年的2.8%放緩至2025年的2.2%,2026年進一步降至1.6%。
此外,報告預計,通脹仍是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在許多經濟體中,通貨膨脹將持續存在,但隨著經濟增長放緩,通脹率仍會放緩。到2026年,美國、歐元區和英國的通脹率仍可能保持高于央行目標的水平。
報告建議,各國央行在通脹不確定性仍存的情況下,應保持審慎態度,以防貿易成本上升導致工資和物價壓力進一步加劇。同時,應加強AI和數字化轉型投資,以提升生產力,同時通過結構性改革構建更具韌性的勞動市場。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