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布31條措施促進服務業創新發展
服務業是上海市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經濟增長、吸納就業、擴大投資、促進消費、改善民生等具有重要作用。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全國兩會部署要求,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上海市促進服務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于近日發布。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裘文進在3月17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服務業已成為上海市暢通循環穩住經濟大盤的關鍵領域,也是上海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市功能能級提升的重要支撐。2024年,上海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2189.44億元,同比增長5.7%,占GDP比重達78.2%。《若干措施》將助推上海市服務業邁向更高水平。
《若干措施》共提出四個方面、31項政策舉措。
強化服務經濟主引擎作用,《若干措施》提出從聚焦引進優質企業、創新招商引資模式、加大前瞻布局力度等方面拓展增量空間,建立重點企業名錄和重點項目清單,開展精準招商。同時,鞏固存量優勢,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做好頭部企業服務。
圍繞培育服務業發展新動能,《若干措施》從強化創新支持、加強人才引培、拓展市場空間、降低企業成本等方面提出12項舉措,包括支持AI融合賦能,發揮市人工智能產業母基金作用,支持大模型企業設立產業生態基金;鼓勵拓展國際業務;支持本土企業通過兼并收購、聯營合作等方式“借船出海”;支持金融機構為“走出去”企業提供跨境資金結算便利服務等。
同時,《若干措施》提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將科技服務企業和機構納入科技履約貸支持范圍。支持金融機構開展數據貸、云量貸等金融創新試點,支持人工智能企業將算力和語料作價入股開展多元融資。支持物流倉儲設施項目發行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設立專業服務機構“海外投資風險基金”和“海外投資損失準備金”制度。
在激活消費促進服務業提質擴容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擴大高品質多元化供給,支持文旅商體展融合,放大“票根經濟”效應,支持郵輪服務消費。推動服務供給品質化專業化發展,支持上門助浴、陪診助醫等銀發經濟新業態發展。
《若干措施》還提出,豐富消費舉措,加大促消費力度,辦好“首發上海”“五五購物節”等活動。支持舉辦重大活動,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壯大夜間經濟、銀發經濟等新業態,開發“谷子經濟”、郵輪旅游等新消費產品。鼓勵跨境電商、即時配送等新業態發展。支持企業創新打造“旅游+”“體育+”等融合性服務消費場景。
在營造服務業發展優質生態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深化改革開放,強化主體培育,提升企業感受度等。其中包括:加快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實施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推出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措施,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滾動編制數據跨境操作指引,推動實施上海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等。
2025年是上海市服務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機會點。會上,各相關部門排定下一步重點工作。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裘薇表示,上海市經信委將以信息服務業與工業服務業為重要抓手,持續挖掘信息產業創新潛力,打造信息服務新模式、新場景;緊密圍繞先進制造業需求布局工業服務業,加快構建工業服務發展矩陣。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翟金國表示,下一步,上海市科委將著眼于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聚焦重點環節和制約發展的裉節問題,完善政策和制度供給,健全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支持科技企業發展,推動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總經濟師羅志松表示,上海市商務委將全力做好服務消費提質擴容與“樂·上海”服務消費券的發放工作,會同各部門強化文旅商體展聯動,最大限度促進上海市消費市場發展,更好發揮消費在穩增長、促創新、強功能、惠民生中的作用。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表示,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推動服務業創新發展,重點聚焦優化公共供給、構建創新生態、深化國際合作三方面精準發力。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