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連鎖藥店遇經營困局智能體有望成行業“軍師”

連鎖藥店遇經營困局智能體有望成行業“軍師”

財聯社記者徐紅    2025-03-17

《科創板日報》3月16日訊(特約記者 喬翼藍)從2024年三季報數據來看,多家藥店連鎖上市公司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尤其是醫保收緊后,藥店的生存問題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例如,老百姓(603883.SH)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2.32億元,同比增長1.19%;歸母凈利潤6.3億元,同比下降12.06%;大參林(603233.SH)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97.31億元,同比增長11.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8億元,同比下降26.93%;同仁堂(600085.SH)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138.2億元,同比上升0.72%,歸母凈利潤13.5億元,同比下降2.92%。

“自2023年至今,醫藥零售行業進入平臺期,中國上市藥店連鎖平均的凈利率、毛利率處于下行趨勢。”在15日舉行的第十屆健康商品交易大會(簡稱“西鼎會”)上,波士頓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俞超亦這樣指出。

對此,山東立健藥店連鎖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黃小鼎在“西鼎會”大會分享上建議,藥店經營首先要從追求整體規模轉為追求單店的盈利能力,其次是擴非藥,尤其是大健康的品類。此外,要學會用AI技術提升經營管理能力。

在醫療行業各細分賽道都開始布局AI大模型時,具備數據和數字化技術優勢的醫療科技企業將如何參與競爭?中康科技似乎給出了一個可供行業參考的答案。

在此次西鼎會上,《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中康控股(02361.HK)核心業務平臺中康科技推出了“醫療健康全場景智能體”,包含商用、醫療、藥店、健康管理和研發五個智能體。

與其他四類智能體不同,中康科技的“藥店智能體”立足于幫助零售藥店走出困境,實現扭虧為盈。

據了解,“藥店智能體”可以為藥店管理層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優化連鎖藥店庫存與運營效率,從而推動銷售增長。也就是說,能夠找到問題、發現問題,并制訂決策。

中康科技數字零售事業部總經理朱海在向《科創板日報》在內的媒體演示“藥店智能體”時,針對藥店的經營問題智能體同樣給出了細化的分析及具體建議。

朱海向記者表示,目前智能體不僅能進行內外部數據的結合和問題的分析,還能給出方案及預測執行的結果。“當執行時,能知道預測和執行之間的差別,模型持續學習后,偏離會越來越少。”

每個垂直領域都需要大量訓練,為解決藥店的一系列問題,中康科技還在“藥店智能體”基礎上開發店員賦能、會員運營、病種服務、商品采購智能體。

在健康領域一直有“不可能三角”之說,包含成本、效率、精準度。但在AI時代,成本、效率和精準度能夠同時提升。朱海認為,以前PC互聯網在五年時間才形成對傳統企業的降維打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三年時間大家就可以看到那些轉型成功的企業迅速變成龍頭企業。但是在AI時代,時間只會縮短到一到兩年時間,甚至6個月見效果,12個月就能形成競爭優勢。

而判斷一個垂直模型到底好還是不好,他認為主要看五個領域。分別是可塑性、可控性、可用性、可信度和可替代方案,再通過細分指標評估垂直模型的有效性。在模型上面的大量加強、訓練,才有具備決策洞察能力的智能體出現。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