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加速商業化落地Robotaxi“第一股”小馬智行擬赴港二次上市
3月14日訊(記者 劉陽)在美敲響Robotaxi第一鐘后,期待加速商業化落地的小馬智行正計劃赴港二次上市。
3月14日,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小馬智行正在準備啟動港股上市計劃,“目前(該計劃)尚處于初期探討階段,但較小馬智行預計的沖擊(港股)時間有所提前。”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公司暫無赴港二次上市計劃。”對于上述消息,小馬智行官方回應稱。
去年11月,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PONY”,成為Robotaxi“第一股”。正式上市前,小馬智行擴大了其IPO規模——從原計劃的1500萬股ADS擴至2000萬股,增幅33.3%;發行區間為每股ADS 11美元至13美元。在這一強勁需求的推動下,小馬智行最終以每股13美元的發行價上限,成功發行2300萬股ADS,參與認購的基石投資者包括北汽集團、新加坡交通運營商康福德高等。
“自去年起港股IPO就已經突破‘冰點’快速復蘇,而隨著今年以來港股市場的回暖,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在上述知情人士看來,港股市場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成熟完善的資本市場與法律體系,能夠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通過雙重上市模式,企業不僅可以拓展融資渠道,還能顯著提升品牌曝光率,進而增強國際影響力,有助于品牌全球化戰略的推進。”
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收盤,恒生科技指數今年以來已累計漲超28%。此外,在汽車領域,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均已先后完成了赴港二次上市。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小馬智行分別實現營收6839萬美元、7190萬美元、3951萬美元,其中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85.5%,但近三年累計虧損約3.67億美元。
小馬智行CEO彭軍透露,小馬智行何時實現盈利取決于其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的速度,如果考慮到當前的監管進展和技術發展,產能爬坡速度可能會更快,“公司可能在2029年之前實現盈利。”
今年以來,Robotaxi的商業落地進一步提速,智駕公司開始嘗試走出城區測試路段,打通鏈接交通樞紐的高速路段,以拓展商業運營范圍。3月13日,小馬智行正式開通北京南站往返北京亦莊的Robotaxi服務,這也是北京市區首次開放火車站場景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稍早前的2月21日,小馬智行開通廣州自動駕駛示范運營專線,覆蓋市中心、白云機場和廣州南站。據悉,該公司已獲北京、上海、廣州、深圳Robotaxi運營許可,目前擁有超250輛Robotaxi及190多輛Robotruck,已累積近4000萬公里的全球自動駕駛路測里程,其中全無人駕駛路測里程近400萬公里。
“公司希望在今年推出1000多輛自動駕駛出租車,并計劃在未來三年內讓1萬多輛自動駕駛出租車上路運營。”彭軍表示,小馬智行正在與主要汽車制造商合作,以加快自動駕駛出租車的生產并擴大其車隊規模,“我們去年與北汽集團、廣汽集團以及豐田汽車建立了合作關系,今年將面向大眾市場推出三款車型。這三款車型將于今年年中上市,生產規模和低成本將有助于支撐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的利潤率。”
3月11日,北汽藍谷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北汽和小馬智行已圍繞自動駕駛車規級套件研發、車型生產、底盤冗余安全設計、座艙體驗創新等方面進行合作。根據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行業下一階段的發展路徑,雙方將推動落實L4車型量產公告認證,并規劃圍繞更多未來車型開展合作。“目前極狐阿爾法T5 Robotaxi車型還處于測試階段,預計年內面向國內市場推廣。”
至3月14日美股收盤,小馬智行股價報收12.81美元。按照計劃,3月25日小馬智行將對外披露2024年業績。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