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華人計算機視覺鼻祖,雙院外籍院士黃煦濤逝世,昔日名師門徒遍天下

華人計算機視覺鼻祖,雙院外籍院士黃煦濤逝世,昔日名師門徒遍天下

新火種    2023-09-09

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

「黃煦濤先生通過一生對科學的成就與貢獻,以及對于工作的激情、能量與創造性激勵了一代代學子。他是我們很多人的榜樣,他的工作已對我們的社會產生了顯著影響,遠遠超出了論文、書籍和許多享有盛譽的獎項所表明的范圍。」

機器之心北京時間 4 月 26 日晚間消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籍華裔信息學家,美國伊利諾依大學(香檳分校)Beckman 研究院圖像實驗室主任黃煦濤教授(Thomas S. Huang)于 2020 年 4 月 25 日夜(美國東部時間)在美國印第安納州逝世,享年 84 歲。

訃告

我們敬愛的 Tom(黃煦濤先生)于 2020 年 4 月 25 日夜間在印第安納小女兒家平靜去世。

三個月前,Tom 夫人 Margaret(倪越珮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離世,Tom 無比悲傷。兩個月后,Tom 從執教和居住了四十年的 UIUC 班去印第安納小女兒家,在最后的幾個星期里,Tom 享受了親人的陪伴和照顧,也在遠程關心惦記在讀學生的發展,三個月后,Tom 追隨 Margaret 猝然而去。

去世前一天,牧師拜訪了 Tom;Tom 相信他會去天堂和 Margaret 相聚,因此而欣慰。去世當天,一些 Tom 和最親近的朋友和學生和 Tom 家人短暫視頻連線,為 Tom 祈禱和告別,家人也在籌備第二天的視頻連線,讓更多敬愛 Tom 和 Margaret 的朋友和校友和 Tom 道別,然而第一次視頻連線結束片刻,Tom 已然追隨 Margaret 而去。

Tom 與 Margaret 過了傳奇而豐富的一生。他們在我們很多人的生命中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記,也為這個世界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和物質遺產,但他們從來都只是關愛眾人,溫暖謙遜如初。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愿 Tom&Margaret 在天堂安息。

資料顯示,黃煦濤教授,1936 年 6 月 26 日出生于中國上海。1956 年畢業于臺灣大學電子系,1963 年在 MIT 獲得科學博士學位以后,先后在美國 MIT、Purdue 和 UIUC 從事教學與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和人機交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任美國伊利諾依大學(香檳分校)Beckman 研究院圖像實驗室主任。

他是中國兩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 IEEE、美國光學學會、國際光學學會(SPIE)和國際模式識別學會的 Fellow。曾榮獲多次最佳論文獎和 Guggenheim;Fellow、A.V.Humboldt 美國高級科學家獎、IEEE 第 3 個千年獎等多項科技獎勵。IEEE 慶祝 50 周年時,黃煦濤教授被 IEEE 信號處理學會評選為這一領域創始人(Pioneer)之一。

黃煦濤教授在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等方面有不少原創性的研究成果,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發表了 14 本書和 400 多篇學術論文。

作為作為一名教育家、導師和研究者,黃煦濤的職業生涯橫跨三個不同的領域:信號處理、模式識別和計算機視覺,他發明了預測差分量化(PDQ)的兩維傳真(文檔)壓縮方法,該方法已發展為國際 G3/G4FAX 壓縮標準;在數字信號處理領域中,提出了關于遞歸濾波器的穩定性的理論;建立了從二維圖像序列中估計三維運動的公式,為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開啟了新領域。此外,他的研究小組還實現了基于語音識別和可視手語分析以控制顯示的原型系統。

在 Guide2Research 排名中,黃教授谷歌 H-index 指數高達 155,世界排名第十二名,美國排名第 9。

Semantic Scholar 顯示,黃煦濤教授學術關聯圖中包括顏水成、張宏江、何愷明、何曉飛、田奇、陶大程。

黃煦濤教授在 Beckman 研究院圖像實驗室成立了圖像形成和處理(IFP)小組,該小組的大多數學生成員都隸屬于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培養了許多碩士生、博士生和訪問學者,其中博士生早已超過 100 位。

他很關心中國計算機領域的科研工作與人才培養,他是中科院聲學所、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的客座教授。多次到中國科學院與浙江大學講課,多次擔任在國內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的主席或特邀主報告人。他還長期幫助中國培養高級科研人才,有些留學生現在已成為大學教授,有些留學生投入到產業界成為 AI 領域代表人物。

這其中包括云從科技創始人兼 CEO 周曦,依圖科技 CTO 的顏水成,文遠知行的韓旭和寧華中、文安智能的陶海、奇點汽車的黃浴等人,是目前計算機視覺產業界耳熟能詳的名字,黃煦濤教授因此也被稱為「計算機視覺華人鼻祖」。

UIUC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梁志培 (Zhi-Pei Liang) 曾對于這位桃李滿天下的教授做出這樣的評價:「黃煦濤先生通過一生對科學的成就與貢獻,以及對于工作的激情、能量與創造性激勵了一代代學子。他是我們很多人的榜樣,他的工作已對我們的社會產生了顯著影響,遠遠超出了論文、書籍和許多享有盛譽的獎項所表明的范圍。」

黃教授則對自己的成就抱著謙虛的態度:「多年以來,我明白了一件事:我取得的成就應當完全歸功于我的學生,所以我職業生涯的成功應該感謝這些偉大的學生。這正是我選擇教學作為職業的原因之一。我會做研究,我會教書,但是即使我在研究方面做得不好,我也會一直教育學生。」

「在長大的過程中,我見證了自己的父母幫助他們的一代代學生,特別是那些留學生,」黃煦濤的兒子 Tom Huang, Jr. 曾表示。

「這或許是因為他們也是移民背景的原因。他們會邀請這些留學生到家里吃晚飯,教會他們如何去商店買東西,告訴他們美國的禮儀和傳統——幫助他們在美國立足。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和學生們建立起的紐帶:每當參加學術會議時,他們的前學生都會蜂擁而至,竭盡全力幫助他們。」

UIUC 2014 年 Thomas and Margaret Huang Award 獎合照。從左至右:黃煦濤、倪越珮、Vuong Le 以及 Brennan Payne。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