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AI醫療板塊也挑行情大梁,多只主題基金顯現優勢,基金經理們如何看這波投資機會?

AI醫療板塊也挑行情大梁,多只主題基金顯現優勢,基金經理們如何看這波投資機會?

財聯社記者李迪    2025-03-08

3月7日訊(記者 李迪)AI熱潮之下,AI醫療概念也在升溫。AI在醫藥領域的應用場景在擴張,AI賦能創新藥研發的效果也備受期待。

除AI賦能外,估值較低、資金流入等因素也共同帶動醫藥板塊上漲,多只主題基金也實現凈值反彈。今年以來,多只主題基金漲幅超20%。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認為,隨著AI賦能不斷深入,醫藥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具體到來看,近期已有多家醫藥頭部企業宣布接入AI大模型,而國內政策的支持也為AI醫療的商業化進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AI賦能”預期帶動醫藥板塊回暖,多只主題基金今年漲超20%

隨著AI大熱,AI在醫藥領域的應用場景有望被擴充,AI在創新藥研發領域也有望發揮助力,這些預期均推動了醫藥板塊的上漲。

截至3月6日,中證香港創新藥指數年內上漲18.45%,上證科創板創新藥指數年內上漲20.75%,中證醫療指數年內上漲7.97%。

隨著醫藥板塊上行,多只醫藥主題基金也實現了凈值反彈。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共有平安醫藥精選股票A、平安醫療健康混合A、金鷹醫療健康股票A、富國恒生港股通醫療保健ETF等9只基金的今年以來收益超20%。其中,平安醫藥精選股票A年內收益高達23.61%。

image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9只年內收益超20%的基金中,7只為主動管理型權益基金,僅2只為被動型基金。可見在醫藥板塊市場情況改善之際,主動管理的超額收益明顯。

估值修復、資金流入共同推動醫藥板塊上漲

分析近期醫藥板塊上漲的原因時,業內人士指出,除AI醫療概念的帶動外,估值較低、資金流入也是醫藥板塊近期上漲明顯的重要原因。

金鷹基金分析稱,一方面,醫藥板塊經歷連續多年下跌,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另一方面,醫藥板塊的機構持倉處于歷史低位,存在較大的配置空間。隨著市場對醫藥行業的信心恢復,資金流入有望推動板塊估值進一步修復。

富國基金也指出,從資金面看,主動權益基金對醫藥生物的配置系數連續兩個季度下行,2024Q4配置系數來到近十年13.6%分位的歷史低位水平。近期在AI醫療的帶動下,醫藥板塊有所回暖,但估值水平仍在40%分位以下。在AI賦能、政策邊際好轉、創新漸入佳境的背景下,2025年醫藥板塊依然具備潛在的投資機會。

如何看待AI醫療投資機會?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認為,隨著AI賦能不斷深入,醫藥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富國基金指出,從技術面看,國內AI領域的突破性進展進一步激發了AI在醫療領域應用的巨大潛力,在DeepSeek發布具備開源、低成本、高性能的優勢的V3和R1模型后,已有多家醫藥頭部企業先后官宣接入DeepSeek。

另外從政策面看,富國基金指出,早在去年11月,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聯合發布《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人工智能在醫療服務等衛生健康行業的應用就迎來政策的針對性引導。

再從企業布局看,富國基金分析稱,國內科技巨頭、醫藥企業紛紛加碼布局AI醫療賽道,如近日上海瑞金醫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布全球首個病理領域多模態大模型——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推動病理診斷向智能化、高效化邁進,使得AI醫療概念再度升溫。

金鷹基金也認為,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滲透和政策的持續支持,醫藥行業有望在今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隨著國內政策對AI醫療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為行業商業化進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鷹基金還分析稱,AI技術一方面顯著提升了醫藥企業的研發效率和創新能力,同時也能在臨床場景廣泛應用,特別是AI醫療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算法+數據+臨床場景”的閉環護城河,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數據資源的積累,AI醫療有望從概念走向實際應用,推動醫療行業的全面變革。目前已在藥物研發、賦能基因測序、賦能醫學診斷等應用方面,取得較為顯著的進展。

不過,AI醫療在具體應用場景中的落地情況仍有待觀察。金鷹基金提示稱,在技術與數據的深度融合過程中,也需要克服一些問題。盡管AI技術在實驗室環境中表現較為出色,但在實際醫療場景中的落地仍面臨挑戰,例如模型泛化能力不足、臨床驗證周期較長等。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