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知乎創始人周源:人工智能可以輔助創作,但不能替代人類創作
《科創板日報》3月3日訊(記者 黃心怡)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知乎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周源將帶來《關于推動科普資源優化配置的提案》、《關于借鑒“楓橋經驗”深化網絡盜版綜合治理的提案》、《關于推動文化建設事業費改革,助力互聯網廣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三份提案。
其中,《關于推動科普資源優化配置的提案》聚焦科普資源優化配置問題。我國科普事業在信息化建設、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科普活動普及和科普場館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但依然存在資源配置結構性失衡突出、供給質量與需求存在代差、市場激勵機制尚未健全等問題。我建議,在新法的具體實踐過程中,聚焦當前科普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難題,為推動我國科普事業再上新臺階、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關于借鑒“楓橋經驗”深化網絡盜版綜合治理的提案》聚焦網絡盜版問題。網絡盜版已經成為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的頑疾,其根源在于利益驅動下的產業鏈化運作,以及現行治理體系中存在的取證難、維權慢、懲戒弱、意識薄等短板。在提案中,我建議借鑒“楓橋經驗”中“依靠群眾、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多元協作”的核心思想,構建以版權監管為主導、多平臺協同共治、全社會參與的盜版治理體系。版權治理從政府單向監管向社會多元共治升級,有利于發動最廣泛的力量,徹底打贏這場攻堅戰。
《關于推動文化建設事業費改革,助力互聯網廣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則關注互聯網廣告產業的發展。
周源表示,知乎一直非常關注人工智能,也看好它在內容領域的價值潛力。2023年大模型技術興起時,很多人認為AI有可能顛覆內容行業,有這樣的擔心是正常的。但周源認為,先進技術最終服務于人的需求。AI也終將服務于人,賦能于人,是人類能力的擴增。人工智能可以輔助創作,提高創作效率,但不能替代人類的創作。
周源判斷,未來兩個東西會非常有價值,一個是體育競技,真人在賽場上突破生理和物理極限,一個是真人創作的內容,讀者希望看到人如何解決真實的問題。“我覺得處理好AI與人這一對工具和目的的關系,會在人工智能時代有一個很好的發展。”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