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汽車早報【3月1日】

汽車早報【3月1日】

財聯社記者劉陽    2025-03-03

兩部門: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

2月28日,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通知》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明確汽車生產企業需落實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和召回管理,進一步規范汽車生產企業OTA升級活動,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通知》指出,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與召回管理、強化汽車軟件在線升級活動協同管理及保障措施。

汽車: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將有助于推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奇瑞汽車遞表港交所

2月28日,奇瑞汽車正式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中金、華泰及廣發為聯席保薦人。招股書顯示,2022、2023年及2024年1-9月,公司營收分別為926.18億、1632.05億、1821.54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分別為58.06億、104.44億、113.12億元人民幣;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則分別為126.86億、350.48億、419.38億元人民幣。此次啟動港股IPO,奇瑞汽車計劃將募集資金用于研發不同車型和版本的乘用車以進一步擴大產品組合、研發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以提升核心技術能力、拓展海外市場及執行全球化策略、提升生產設施以及用于營運資金補充。

汽車:一場“遲到20年”的IPO。

長安、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完畢第二期轉讓價款

2月28日,長安汽車公告稱,公司之聯營企業阿維塔科技已向華為支付完畢第二期轉讓價款57.5億元。同日,賽力斯公告,已向華為支付完畢《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的第二筆轉讓價款人民幣57.5億元。

汽車:本次交割是兩家公司與引望長久戰略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極星科技:公司組織架構進行調整目前正常運營

2月28日,作為極星汽車與星紀魅族成立的合資公司,極星科技表示,目前正常運營,且為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提升運營效率,公司進行了組織架構的調整。期間,車主相關權益不受影響,車輛相關服務一切正常。今日有媒體報道稱,春節過后,極星科技開始陸續裁員,規模約50人,包括銷售、運營等人員,被裁員工可獲得N+1賠償。

汽車:極星汽車頻繁的曝出裁員消息與近年來極星汽車銷量不佳關系密切。

2025款小鵬G6完成首秀

2月28日,2025款小鵬G6完成首秀,81項體驗更新升級,高達34%的一級總成件煥新。2025款小鵬G6將全系標配圖靈AI智駕并全系標配5C超充AI電池,具備智能強、續航長、里程實、充電快、超安全、空間大等六大特點。展車現已陸續進入全國214城超500店,并將在3月上旬上市。

汽車:繼連續打造MONAM03、P7+等爆款車型后,新款小鵬G6將繼續拓展小鵬汽車的市場份額。

別克君威宣布“一口價”10.69萬元起

2月28日,上汽通用汽車別克品牌宣布,別克君威推出“一口價”。其中,君威28T縱享版12.39萬元、25T超享版10.69萬元。別克君威擁有兩套動力儲備,28T縱享版搭載第八代Ecotec2.0T可變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和9速HYDRA-MATIC智能變速箱,可輸出最大功率174kW;25T超享版則搭載第八代Ecotec1.5T四缸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和9速HYDRA-MATIC智能變速箱,可輸出最大功率124kW。

汽車:此次別克君威發布一口價,不僅令其“駕駛者之車”的品質進一步升級,更以B級車的實力、A級車的價位,凸顯“降維打擊”的全面優勢。

6.98萬元起埃安UT“鸚鵡龍”正式上市

2月28日,廣汽埃安AIONUT正式上市,推出330星耀版、330智享版、420智享版、420智豪版、420智尊版共五款車型,指導價6.98萬-10.18萬元。作為廣汽埃安第三款全球車型,官方為其命名為“鸚鵡龍”,今年內將進入18個海外國家和地區銷售。動力方面,新車搭載最大功率100千瓦的驅動電機,最高車速150公里/小時。電池及續航方面,330版本車型配備34.868千瓦時電池組,CLTC純電續航330公里;420版本車型配備44千瓦時磷酸鐵鋰電池組(彈匣電池),CLTC純電續航420公里,快充(30%充至80%電量)時間需24分鐘。

汽車:在國內市場,10萬元左右的純電動兩廂車市場競爭激烈。

寶馬宣布慕尼黑工廠2027年實現全面電動化

當地時間2月27日,寶馬集團在德國慕尼黑工廠發布會上宣布,該工廠將于2027年全面轉型為純電動車生產基地,目前正加速推進“新世代”電動車型的生產準備,計劃于2026年夏季正式投產。

汽車:電動化,寶馬來真的。

通用電動車市占翻倍沖擊特斯拉

2月28日,數據顯示,通用汽車第四季度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達12%,相較于上年同期翻番,僅次于特斯拉的44.4%。

汽車:分析師認為,通用汽車電動汽車銷量的飆升,得益于其競爭車型數量的不斷增加,從入門級到高端車型,為客戶提供了比競爭對手更多的電動汽車選擇。

(記者劉陽整理/點評)

Tags: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