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寫小說不完全指南:請注意,別被AI氣死
文|林煒鑫
編輯|鄧詠儀
ChatGPT從誕生的那天起,就讓人看到了內容生成的巨大潛力,也讓一大波辛苦碼字的創作者瑟瑟發抖。都說AI可以寫小說了,但到底AI行不行,寫出來的東西怎么樣?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一幫年輕人本著嚴謹的實踐精神,真就舉辦了一屆AI小說大賽。
這個點子最早誕生在一個AI行業群里。發起人Frank和Justin是AI游戲平臺GenWorld的創始人,在群里閑聊臨時起意,索性征求大家意見:
“超過十個人響應就開始搞”。
Justin說,起初只是玩笑,結果大家都覺得這主意不錯。響應人數遠超預期。他們很快定下規則:只準用AI創作,不能人為干預,任何主題、任何模型都行,字數不超過2000字。
然后,招募到合作伙伴:Hugging Face和真格基金;還請到科幻作家陳楸帆當評委。
相關物料也像模像樣:

大賽海報
宣傳海報往朋友圈和社交平臺分發,引來更多吃瓜群眾。
幾天下來,參賽人數一路飆升,從100多人變成了400多人。搞AI的人,搞文學的人,或者兩個都不搞的路人,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就這樣半推半就的,號稱是中文世界首屆AI微小說大賽拉開帷幕,燃起來了。
秘訣是寫好Prompt
為了確保參賽者的作品全部出自AI之手,比賽要求選手上傳作品的同時,還要提交自己與AI的交互記錄,包含所有Prompt。
Justin兼任初審評委。他認為,高質量的Prompt一下子就能提升作品水準,但能寫好Prompt的選手并不多。有些作品虎頭蛇尾,可能選手只給了AI一個不錯的開頭,就讓AI蒙眼往下寫,越寫越糟糕。
只有不超過三分之一的作品,進入了復審。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的Prompt?
很難有特別絕對的答案。不過,主辦方公開了6篇獲獎作品的Prompt記錄。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一些規律。
三等獎得主Elfe Xu是一位游走在老師和程序員之間的斜杠青年,沒有小說創作經驗,只在參賽前惡補了幾本小說寫作指南。
Elfe是技術出身,對AI的習性了如指掌。她有兩個相當驚艷的Prompt操作。首先是教AI學會用表格,“打破了AI的敘事習慣,讓生成的文字不那么‘AI腔’”:

Prompt記錄
接著,她用Code Interpreter讓AI增強記憶,又自己寫了代碼,讓AI更穩定地輸出,還能一遍遍修改。

Prompt記錄
光是代碼這一招,就讓許多參賽者望塵莫及了。
最常見且有效的Prompt,就是一上來給AI設定角色:“你是一名有著二十年從業經驗的科幻小說家,擅長人物塑造、細節描寫、環境描寫、情節構思,你的風格是愛倫坡式的。”

Prompt記錄
不得不說,這畫風有催眠那味了,要的就是一個自信。

Prompt記錄
等AI入戲了,就跟AI多聊幾輪,不斷糾錯。對于這個環節,選手們的經驗之談就四個字:
保持耐心。
80%時間用來跟AI吵架
大廠里流傳著一個段子:你以為一個程序員有80%的時間是在寫代碼,其實并不是,80%時間是在和產品經理吵架。
同樣的,這屆選手們教AI寫小說,有80%時間用來跟AI吵架。可以說,AI是他們教過的最差的一屆學生。
大模型狂飆了大半年,大家的一個共識便是,現在的大模型有時還是不太聰明。當寫小說這種需要靈感和創造力的場景碰到大模型,難免會出現車禍現場。
翻看6篇獲獎作品的Prompt記錄就知道,作者跟AI對話幾十輪,有時能被AI氣出心梗。
Efle的初稿寫出來有2300字,超了規定字數,只好打回去讓AI修改。這里她又開始洗腦:“你是一位對文字要求非常嚴格的編輯。”
AI內心:???
沒想到幾輪溝通下來,AI老是記不住要刪的內容。AI記性不好,Efle哭笑不得。她只好換了一個模型,結果直接把關鍵情節刪沒了。

Prompt記錄

Prompt記錄
作為少數幾個看過全部作品的人,Justin最深刻的印象就是,Prompt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情。有的選手跟AI是上下級關系,用嚴厲的、命令式的語氣,讓AI吭哧吭哧干活。而有的選手對AI非常客氣,態度友好到像是多年未見的老友。
不過,AI往往嘴上說得好聽(甚至讓人懷疑是討好型人格),真要干活時,該擺爛還是擺爛。人拿它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此外,選手吐槽AI最頻繁的一個點是,AI的審美實在不敢恭維。
雖然AI能寫出看起來是那么回事的小說文本,但由于AI缺乏和人一樣的情感,經常寫出過于干癟的語言。AI的小說普遍缺乏深度,讓人喪失了不少閱讀的愉悅感。
所以,機智的余華老師早已看穿了一切,他在公開場合說過:“AI可以寫出中庸的小說,但寫不出個性的小說。”
AI寫小說已無法阻擋
話說回來,早在2017年,AI寫小說就已經出現了。美國一位小說家Ross Goodwin完成了一次橫穿美國的公路旅行,把旅途見聞當作素材,喂給電腦里的AI。然后AI執筆寫出一部小說。
結果,喜憂參半。
AI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越寫越放飛自我,最后交出一部不知所云的作品。
今年,AI技術有了巨大的飛躍。ChatGPT的火再次燒到出版業。在韓國,ChatGPT撰寫一部英文小說只花了七小時,然后兩小時內翻譯成韓文,再交給AI系統做校對。書封也是AI生成。整個出版流程一周就能完成。
而在網文領域,坦白來說,AI撰寫的部分段落已經跟真人作者大差不差,普通讀者也很難用肉眼分辨出來。
據長江云新聞,一位80后女程序員蘭貓辭職寫網文,在AI的幫助下,她在半年內,和網文平臺簽約了16本小說。
“五千字小說,用AI輔助,一兩個小時就寫完了,一萬字的話,也就三四個小時。”蘭貓說。
顯然,AI寫作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緊隨而來的一個問題是,AI憑本事寫出來的文字,著作權該歸誰?
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結論。
最后,我們從AI微小說大賽中,挑選出三篇獲獎作品,供大家欣賞。
一等獎:《將軍百戰死》,
一等獎作品
二等獎:《回環》,
二等獎作品
三等獎:《我是E&M》,
三等獎作品

歡迎交流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