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兩會前瞻:科技的“空中加油”

兩會前瞻:科技的“空中加油”

民生證券陶川邵翔鐘渝梅    2025-02-24

今年的兩會,關注點可能不太一樣了。除了市場已經反復預期的宏觀定調和政策目標外,我們認為有三個視角可能更有助于把握政策的風向和市場機會:一是關注兩會期間地方代表團、尤其是江蘇省代表團的審議會;二是緊跟民企座談會帶來的持續發酵;第三則是捕捉產業和消費政策是否出現“此消彼長”的信號。

首先需要關注的,是總書記地方代表團的審議講話,其傳達出的政策脈絡“清晰度”不僅更高,也更能定調兩會后的“優先事項”。比起《政府工作報告》對經濟工作部署的“全面鋪開”,兩會期間總書記參加地方代表團審議會更多是“開門見山”、直擊主題,這一主題不僅是部署了該地區這一年經濟工作的重點,甚至是定調了未來幾年全國經濟發展的“抓手”。

image

從近年的經驗來看,總書記參加的地方代表團審議,背后政策信號確實很“不一般”。回顧十八大以來地方代表團審議的主要內容,從重點地區來看,發生了“上海→內蒙古→江蘇”的轉變,在總書記“特別關注”后,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速都會按下“加速鍵”;從相應的核心議題來看,發生了“創新→人民、中華民族共同體→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轉變。

image

關注“江蘇”。自2023年以來,習總書記當選為江蘇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每年江蘇省代表團審議會的“含金量”值得格外關注:

image

2023年:“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隨著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減小,市場和政策層對于經濟復蘇的預期強烈,此外還有AI突破帶來的“震動”。盡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都將“著力擴大內需”放在首位,但在當年的江蘇代表團審議會上,總書記還是更加強調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從行情看,以AI、算力領銜的科技行情還持續了大致一個月。但是當年3月成為經濟由強預期進入弱現實的拐點,消費、順周期等板塊的表現偏弱,市場開始關注中特估和高股息。

image

2024年:“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在經濟“開門紅”的背景下,總書記3月在江蘇代表團的講話,主要聚焦了兩個方面:一方面,面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另一方面,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

image

這一整體“降溫”、更加聚焦的論調下,TMT成長板塊整體表現一般,不過低空經濟和算力等超前布局的未來產業在上半年走出了獨立行情。

image

民企座談會結束,但政策還在繼續發酵。這一次民企座談會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科技創新政策從由私營企業主導的“自下而上”式、逐步切換為由中央主導的“自上而下”式,這也意味著座談會結束后,還會伴隨著部委和地方響應、出臺政策措施、落實政策措施等傳導鏈條。從2018年的經驗來看,民企座談會將為中小企業信心指數、企業經營狀況指數等衡量微觀主體活躍度的指標打開近半年的上行通道,也就是說民企座談會的“余溫”有望維持至少半年時間。

image

產業政策的強化,伴隨的可能是總量政策的淡化。尤其是在四季度經濟增速表現亮眼、經濟壓力不大的情況下,總量政策“出手”的必要性并不高,因此我們認為今年兩會的重點不在于政策刺激工具是什么、規模有多大,更在于總書記參加地方代表團審議會對產業政策作出怎樣的具體部署。目前看來,不論是從總書記座談會后地方政府響應的積極性,還是從多個地方政府系統開始接入DeepSeek的主動性,都可以看出年后地方均處在“抓科技”的浪潮中,“產業大于總量”的邏輯也進一步凸顯。

image

科技有了,那消費呢?總量政策的訴求雖然在降低,但從近期國務院召開會議內容來看,消費這個“后手棋”已經備好——國務院全體會議于年后首個工作日提出的“找準潛力足、空間大的發展領域”,實則就是消費(這從近兩周國務院層面的重要會議“清一色”在討論消費中可見一斑);而“因時因勢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意味著后續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之際,消費才會擇機出臺。除了“惠民生”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刺激消費政策還開始強調科技消費、新型消費(如“人工智能+消費”),這也將成為未來消費的一大亮點。

image

風險提示:信息統計不完全;未來政策不及預期;國內經濟形勢變化超預期。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