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繩成人形機器人“靈巧手”的關鍵密碼多家上市公司回應進展
2月19日訊(記者 陳抗)機器人的“靈巧手”如何變得更靈活?腱繩正在替代扭力彈簧,成為關鍵材料,它就好比人體的肌腱,牽引手指活動,完成各種動作。在最新的技術演進中,以特斯拉Opimus發布會展示的22自由度靈巧手為例,創新性采用了“行星齒輪箱+絲杠+腱繩”結構,奠定了腱繩材料在靈巧手系統中的核心地位。
早期,腱繩材料主要是特氟龍、芳綸纖維、滌綸等,隨后逐漸出現了更高強度、低密度、耐磨損的新材料,當前腱繩驅動的主流選擇主要是兩種,高強度鋼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UHMWPE)。
記者從布局這兩種材料的相關上市公司處獲悉,當前還沒有公司產品已經直接應用在機器人上,都處在研發、測試階段,也就是說,業內是否能形成產能和對外銷售,取決于人形機器人的量產進展。多數公司都表示,會根據機器人行業來強化自身產品在腱繩材料的應用開發和測試。
大業股份(603278.SH)的主營業務為鋼簾線、胎圈鋼絲、膠管鋼絲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鋼絲繩組件被認為是部分手術機器人及腱繩傳動靈巧手所選擇的腱繩材料。根據公司2024年的半年報,腱繩的營收為2200萬,占比還很小。
公司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機器人相關的產品還在研發中,團隊也還在組建當中。”對于“公司腱繩已向特斯拉產業鏈送樣”的市場傳聞,該人士表示“不是很清楚”。針對機器人產業,大業股份在去年12月單獨成立了山東大業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種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國內最大的產能為江蘇九州星際(年產能達到32000噸且仍在擴產),其余布局的上市公司有恒輝安防(300952.SZ)、同益中(688722.SH)、南山智尚(300918.SZ)等。
恒輝安防的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說,當前公司在運行的產能為3000噸,規劃建設的“年產12000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項目”為分期建設,一期4800噸預計在今年9月會有第一條生產線出來。
“3000噸以自用為主,少數外銷,4800噸的產能還沒出來,未來是自用還是對外銷售要看市場。”上述公司人士表示,當前機器人的相關產品還在研發和市場開拓階段,暫時沒有形成銷售訂單,言下之意是,4800噸的產能需要根據行業具體發展情況來分配。
另一家上市公司南山智尚(300918.SZ)已擁有3600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能,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滿產滿銷”,其產品纖度覆蓋400D、800D及以上,適用于高端機器人傳動系統。
“這個領域(機器人)才剛開始做,在培育階段,其實還沒有相關的訂單,但是公司有在和一些機器人公司接觸。”該公司人士提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要應用在機器人身上,纖度要達到800D,斷裂強力要達到40cN/dtex。相比鋼絲而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優勢是更輕,相對耗電更少,但價格也更高。
同益中已經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進行了全產業鏈布局,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說,“現在產能是不到8000噸,基本是滿產狀態,目前跟機器人廠商還沒有直接的訂單,有在接觸,同行基本都在這樣的階段。”
記者梳理業內觀點獲悉,從成本占比角度來看,采用腱繩方案的靈巧手中(以特斯拉為例),腱繩的成本占比在10%左右,單臺機器人的腱繩價值量在2000元-4000元的區間。今年,特斯拉規劃將生產1萬臺Optimus機器人。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