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領港股牛市機構警示結構性過熱風險
2月17日訊(編輯 胡家榮)廣發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及其團隊近日發布了一份關于港股市場行情特征與壓力測算的報告。報告分析了本輪港股上漲的主要原因、市場表現及未來走勢,并對當前市場的估值合理性進行了評估。
一、本輪港股上漲的主要原因
1.修復性上漲:本輪港股上漲主要源于對年關下跌的修復。匯率貶值及由此帶來的以港幣計價的盈利預測被動下行,推動了市場的上漲。
2.科技主題點燃市場情緒:春節前后,大模型、機器人等科技主題點燃了市場情緒,進一步推動了港股的上漲。
3.產業和企業層面的重估:與2024年的政策驅動不同,本輪行情更多是由產業和企業層面的技術進步所驅動,表現為中國科技核心資產的“重估牛”。
二、市場表現與結構性特征
1.結構性過熱:本輪行情表現出更為極致的結構性特征。以恒生二級行業漲幅變異系數衡量,本輪行情的行業表現偏離度較高,表明市場主要由更小范圍的公司拉動指數上行。
2.交易偏離度:前3%標的成交占比顯示,本輪行情的交易偏離度較高,達到77.4%,表明市場集中在少數公司上。
3.估值合理性:恒生指數的ERP(股權風險溢價)回落至6.4%,接近過去三年ERP均值的-1.5倍標準差位置。靜態測算顯示,ERP跌至不同水平下對應的上漲空間有限,但當前ERP水平可能已隱含結構性過熱的情況。
三、未來走勢與風險提示
1.中期市場偏向樂觀:廣發策略團隊維持年度策略觀點,認為港股盈利結構中順周期(地產鏈)占比高,持續性的牛市有賴于基本面修復確認。中期市場表現偏向樂觀,特別是地產周期經歷加速出清后有望帶動港股市場盈利周期企穩。
2.風險提示:報告指出,產業層面技術進步不及預期、海外經濟形勢惡化、國際政治環境變化及國內經濟增長不及預期等風險因素可能對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廣發策略團隊認為本輪港股行情主要由科技主題驅動,表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征。盡管市場估值較為合理,但仍需警惕結構性過熱的風險。未來走勢需關注基本面修復及政策變化。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