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兩位華人坐鎮Grok3發布會C位其中一人還是95后

兩位華人坐鎮Grok3發布會C位其中一人還是95后

澎湃新聞    2025-02-19

  Grok 3的發布現場的華人科學家引發關注。

  2月18日,被埃隆·馬斯克稱為“地表最聰明AI”Grok 3正式亮相,坐在C位的華人科學家引發關注。其中一位是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Jimmy Ba,另一位是xAI聯合創始人吳宇懷(Yuhuai(Tony) Wu)。

  直播畫面中,馬斯克與三位技術負責人并肩而坐,包括帶隊工程師Igor Babuschkin,以及上述兩位華人科學家。馬斯克本人坐在一旁,還謙虛地說自己“什么也沒干”。直播過程中,馬斯克更是全程“瘋狂點頭”。

左起:Igor Babuschkin、Jimmy Ba、吳宇懷、埃隆·馬斯克

  公開資料顯示,Jimmy Ba是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助理教授,也是xAI團隊成員。他在多倫多大學完成本科、碩士及博士學習,師從“AI教父”杰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

  他的研究重點是深度神經網絡的高效學習算法開發,還涉足強化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能等領域。他是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的首選算法之一Adam optimizer的開發者。Adam optimizer即自適應矩估計優化器,是深度學習常用算法,由Jimmy Ba和另一名科學家在2014年提出。

  2016年,Jimmy Ba獲得了Facebook機器學習研究生獎學金;2023年2月,榮獲斯隆研究獎。

  另一位吳宇懷是xAI的聯合創始人。據“建德發布”,吳宇懷是名95后,建德人,初中就讀于杭州建蘭中學,隨后轉到加拿大讀高中,后來進入多倫多大學就讀于人工智能專業并獲得博士學位。隨后在斯坦福大學師從兩位著名教授Percy Liang和Jay McClelland,完成了博士后研究。

  吳宇懷曾在DeepMind和OpenAI實習,吳宇懷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打造具備推理能力的機器,是自訓練增強推理模型STAR、語言模型Minerva、定理證明器Alpha Geometry等項目的作者或核心貢獻者,在國際頂會發表過諸多論文,比如在《Nature》上發表論文《Solving Olympiad Geometry Without Human Demonstrations》。這篇論文詳細描述了Alpha Geometry項目的設計和成效。論文討論了如何通過合成大量的定理和證明來訓練AI模型,以解決高難度的幾何問題,標志著AI在數學推理領域的一個重要突破。

  在AI領域,越來越多的華人展現出了實力。事實上,xAI的團隊中,還有不少知名華裔科學家,例如哈佛數學天才楊格(Greg Yang)、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前谷歌科學家戴子航、DeepMind前研究科學家張國棟,頂尖華裔人才已成為AI競爭的核心資產。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