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AI資訊 > 最新資訊 > 中芯國際2024年收入增近三成首次突破80億美元2025年指引收入優于同業

中芯國際2024年收入增近三成首次突破80億美元2025年指引收入優于同業

科創板日報記者郭輝    2025-02-12

《科創板日報》2月11日訊(記者 郭輝) 中芯國際今日(2月11日)盤后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未經審核業績。

公告顯示,中芯國際2024年第四季度銷售收入約為159.17億元,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1.7%。全年來看,2024年度中芯國際銷售收入為577.96億元(80.3億美元),同比2023年增長27.7%,這也是中芯國際全年收入首次突破80億美元。

凈利潤方面,中芯國際2024年Q4歸母凈利潤為9.92億元,同比下降13.5%;Q4歸母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45%。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6.99億元,同比下降23.3%。

關于2024全年及Q4歸母凈利潤下降的原因,中芯國際表示,主要是投資收益及資金收益下降所致。

在AI行情刺激下,中芯國際港股價格在農歷新年開市后連日走強,并在近日創下49.15港元的歷史高價,港股市值達2713.4億港元。2025年,通過AI需求因素的拉動,中芯國際能否以業績持續成長兌現此前預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Q4擴產致產能利用率下降 智能手機應用收入占比平穩

2024年度,中芯國際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5.6%。但正如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此前預計,2024Q4由于新增產能并且相應產能驗證需要時間,當季產能利用率以及出貨量均受到影響。

公告顯示,其月產能從2024年第三季季末88.42萬片折合8英寸標準邏輯,進一步增加至2024年第四季季末的94.76萬片。

產能利用率則從Q3的90.4%降至Q4的85.5%;Q4銷售晶圓數量折合8英寸標準邏輯為199萬片,環比減少約6.1%。

image

由于新廠開辦,2024年第四季度中芯國際資本支出為16.6億美元,較Q3增加約4.8億美元。2024年全年,中芯國際資本開支約為73.3億美元。

相應的資本折舊攤銷也有所增加,其中2024年Q4折舊及攤銷為8.49億美元,環比增加2.2%。2024年全年的折舊及攤銷同比增加21.3%。

在收入端,以地區劃分,中國區市場對中芯國際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2024年Q4中國區的收入占比從Q3的86.4%,進一步提升至89.1%。而美國及歐亞區市場占比減少。

按照應用分類來劃分,可以看到,盡管每年第四季度被認為是晶圓制造行業淡季,但中芯國際2024年Q4智能手機收入占比為24.2%,與Q3基本持平;計算機與平板收入占比為19.1%,占比環比Q3提升2.7個百分點,互聯與可穿戴應用收入占比為8.3%。

image

另據此前觀測,工業與汽車市場應用行業需求是最弱的環節,而在第四季度,中芯國際工業與汽車應用收入占比反彈,環比、同比均有提升。在中芯國際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會上,趙海軍曾表示,隨著北歐主要汽車供應商以及中國光伏、電池客戶的庫存進一步消耗,預計2025年對中芯國際及其他同行將會有正面的收入推動。

毛利率方面,2024年Q4毛利率為22.6%,環比上升2.1個百分點。2024年全年毛利率為18%。

2025指引收入優于同業 AI行情推動中芯國際港股市值創新高

中芯國際在此次業績公告中,發布2025年業績指引。其中,2025年一季度收入環比增長預計在6%至8%,毛利率介于19%至21%的范圍內。在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的前提下,中芯國際2025年全年的指引為,銷售收入增幅高于可比同業的平均值,資本開支與上一年相比大致持平(即約為73.3億美元)。

趙海軍此前表示,2024年的訂單增量是一個高峰,預計2025年仍會有增量,但同比將會減少。從應用來看,智能手機、電腦與平板、消費電子、互聯與可穿戴等應用將實現成長,不過價格將會有所松動。

趙海軍還提醒,現階段晶圓制造行業整體存在明顯的產能過剩,預計2025年這一狀況不會有顯著好轉,對晶圓廠而言需充分與終端客戶溝通開發新產品,以產品技術規格和質量的提升應對市場變化。

在AI行情刺激下,市場對中芯國際價值重估。在港股市場,中芯國際股價在農歷新年開市后連日走強,并在近日創下49.15港元的歷史高價,港股市值達到2713.4億港元。

群智咨詢(Sigmaintell)半導體事業部資深分析師楊圣心此前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表示,中國大陸晶圓廠目前產能利用率較飽滿,但隨著大陸市場更多新廠投產,行業產能利用率將可能重新回落,不過相對而言,22/28nm、40nm制程受影響較小,而55nm及以上制程受影響相對顯著。由于芯片設計行業對工藝成熟度、產能供應穩定性等方面的要求,規模較大的晶圓廠的確具備訂單獲取的顯著優勢。

分析認為,2025年AI將成為晶圓代工需求的重要拉動因素。

群智咨詢(Sigmaintell)半導體事業部資深分析師楊圣心表示,2024年至2025年AI需求快速增長,強化了互聯網及智能終端廠商加速布局算力的信心,計算集群也從需要政府扶持轉變為市場化廠商主動搶占資源。考慮到AI應用在未來幾年內的增長趨勢是相對確定的,這一趨勢也同樣具有確定性。

終端設備方面,AI創新助力終端需求復蘇,手機/PC等傳統品類和AI眼鏡/耳機等創新品類均有望開啟新一輪需求增長。天風證券分析師潘暕在2025年1月發布的研報觀點稱,AI帶來的云端和終端芯片增量需求有望成為本輪半導體周期上行的主要推動因素。中芯國際作為中國大陸市場少有的能夠量產先進制程的企業,在大陸先進制程具有較高的議價能力,未來本土算力芯片需求有望受益于國產化趨勢而提升,中芯國際有望充分受益于本土AI浪潮。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