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Mirumi創造者:CES上爆火的陪伴機器人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Li Yuan 蘇子華
編輯|靖宇
初次見到Mirumi的人,腦海里往往會依次出現4個想法:它好可愛,想摸摸它,把它買走,去哪兒都想帶著它。
作為一款陪伴機器人,Mirumi與眾不同得非常徹底。
這個毛絨絨的就是Mirumi|圖片來源:Yukai Engineering官網
一方面,它并不是用來擺放在房間里、桌子上的,而是被鼓勵隨身攜帶。它有兩條長長的手臂,可以掛在包包上,手臂上,手腕上,或者抱在懷里。
另一方面,它完全不具備當下火熱的“AI陪伴機器人”們的標配功能:沒有AI語音對話功能,沒有屏幕,身上沒有攝像頭,因此也不支持視覺識別。
Mirumi的出現,讓不少AI公司和機器人公司感到眼前一亮。它向所有試圖為人們提供情緒價值的“AI陪伴、AI寵物、AI玩具”類產品,展示了另一種極致的可能性:如何用有限的智能和簡單的交互,創造無限的情緒價值和讓人想要立刻購買、擁有的渴望。
Mirumi來自日本機器人公司Yukai Engineering,其創始人Shunsuke Aoki告訴極客公園,他們并沒有在這款產品中使用任何AI技術。
它僅有的科技含量,體現在兩個傳感器:一個是距離傳感器,檢測四周是否有人靠近;一個是慣性測量單元 (IMU),檢測是否有人觸碰它以及機器人所附著的包包是否移動。
然而,就是憑借以上有限的“智能”,卻賦予了產品突出的靈性。它的傳感器能夠讓Mirumi 模仿嬰兒與人類互動時,惹人憐愛的行為特征,比如:
當它附著的包包開始移動時,它會環顧四周,表現出好奇心;
當有人靠近或者撫摸它時,它會轉過頭去隱藏面部,表現出害羞;
當被搖晃時,它會通過搖頭來表達拒絕;
當不受干擾地待一會兒時,它會再次轉過頭環顧四周。
環顧四周的Mirumi|圖片來源:Yukai Engineering官網
僅僅是模仿人類并不特別。在它的行為特征背后,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關鍵之處是:Mirumi對情緒價值的定義非常具體和簡單,以及,它在釋放情緒價值時,所采用的交互方式,做得十分精準。
展開來講,陪伴機器人都在追求提供情緒價值,但情緒價值有很多種。不少AI陪伴機器人想要面面俱到,結果就是讓產品面目模糊。
而Mirumi則瞄準了一種情緒——人類遇見嬰兒時,那一個交互瞬間,所產生的情緒。
這個瞬間的情緒能多有價值呢?研究表明,人類大腦里,有一個區域叫伏隔核,當人遇到類似可愛嬰兒的存在時,這塊神經會被激活,會讓人感到快樂愉悅。而且,還會引起養育的沖動,以及心甘情愿地為之付出金錢的動力。
定義準了情緒之后,就是通過Mirumi模仿嬰兒行為特征,反復重現這一交互場景,來引起人本能的共鳴,完成情緒的傳遞。
另外,雖然它沒用AI技術,一直很安靜,但在交互方式上,它的觸發門檻很低,甚至比用了AI技術的產品更加靈動——它一直在通過傳感器檢測周邊變化,自發地轉頭,與周圍人互動,更加貼近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方式。它不需要用戶再去學習新的使用口令、沒有上手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Mirumi只是Yukai Engineering公司最新的產品哲學的代表。
該公司還有一些其他很古靈精怪、又十分賣座的產品,比如智能家庭通訊機器人 Bocco emo、治療伴侶枕 Qoobo 和模仿幼寵溫柔啃咬動作的俏皮機器人 Amagami Ham Ham。
其創始人Shunsuke Aoki是一名連續創業者。在大學期間,他參與創建了一個叫TeamLab的公司,現在這個公司以互動數字藝術展而聞名。后來他加入了另一家名為Pixiv的初創公司,擔任CTO。Pixiv現在是日本最大的面向漫畫家和插畫家的社交網站。
2007年,Shunsuke Aoki創建Yukai Engineering,致力于創造能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歡樂的機器人。2021 年,他還成為了武藏野美術大學的教授 。
在Yukai Engineering參加2025年的CES展會期間,我們和Shunsuke Aoki聊了聊Mirumi的設計思路和誕生過程,以及他們一貫的產品哲學,和對未來發展的判斷。希望能為你提供一些啟發。
以下為對話實錄,為便于閱讀,經極客公園編輯整理
Mirumi的產品哲學:簡單,能避開很多問題
極客公園:你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構思Mirumi的?
Shunsuke Aoki:Mirumi 的創意源自 Yukai Engineering 于 2024 年舉辦的內部 Make-a-Thon 活動。我們每年都會舉辦一個內部的原型設計競賽,我們稱之為Make-a-Thon。
我們會花兩個月的時間準備,讓公司里的每一位成員都參與進來。我們公司目前有40人,我們把團隊分成5到6人的小組。每個小組都要在兩個月內完成一個從創意到原型的過程。
極客公園:如何從這些小組的原型中選出最終產品呢?
Shunsuke Aoki:這就是最難的部分了。我們會把這些原型展示給行業專家,比如百貨公司買手、代理商或者玩具公司。他們會給我們一些反饋,尤其是零售專業人士會建議產品的零售價和銷售渠道。我們非常重視這些反饋。
極客公園:產品為什么起名叫 Mirumi?
Shunsuke Aoki:這些名字大多來源于最初的設計團隊。
Mirumi,Miru來自于日語詞miru(見る),意思是看。而mi,來自于日語詞“gurumi”(ぐるみ),指毛絨玩具。
極客公園:Mirumi外觀設計的靈感來自哪里?
Shunsuke Aoki:最初是受嬰兒的啟發。
實際上,在Make-a-Thon 活動上,團隊對它的外觀進行了幾輪迭代。最開始它完全是一個人類嬰兒,而后面變成了毛茸茸的形態。在馬拉松結束之后,外觀就沒有太大的變動了。現在有粉色、黑色、白色和灰色。
極客公園:為什么不設計成嬰兒?
Shunsuke Aoki:我們的思考是,如果有一些小型生物活動在人類周圍,它必須和人類有些不同。比如貓和狗。
它們的行為有些類似于人類,但外觀卻非常不同。如果這些生物看起來更像人類,比如猴子,人們就很難把它們當作寵物來接受。
這里的關鍵是,如果它太像人類,我們就不得不把它當作人來對待。
有時候,這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像是多了一個家庭成員一樣。我們都愛爸爸媽媽,但你不會希望父母時刻待在你身邊。我們希望有點距離。如果是AI,它了解你的一切,并且像人類一樣行動,它們就像你的父母一樣。但這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避免讓機器人看起來太像人類的原因。我們希望人們從機器人身上感受到快樂和安慰,而不是不適感。
極客公園:Yukai Engineering的產品總是功能比較簡單,而不是增加許多功能,讓人覺得“哇,好像人!”。
Shunsuke Aoki:長得越像人類的機器人,越難讓人接受。
人們對“人形物體”的反應很敏感,而最恐怖的東西就是“非自然的人形”,比如尸體或者蠟像。會有恐怖谷效應(Uncanny Valley)。所以,越像人類的機器人越容易讓人感到不安。簡單,能避開這些問題。
CES2025 現場體驗 Mirumi|圖片來源:CES拍攝
極客公園:從原型機到成品,Mirumi經過了哪些變化?
Shunsuke Aoki:一開始Mirumi的傳感器只有慣性測量單元 (IMU),用來檢測撫摸。在來CES 大會之前,我們剛剛給它的頭部加上雷達(距離傳感器),可以監測到周圍的人,并讓Mirumi轉向他們。
我們也對機器人的手臂部分進行了全面的重新設計。手臂現在是一個夾扣,可以很方便地夾在錢包、手提包或背包上。也可以很輕松地取下來。
我們現在仍然在原型機的最后階段。
極客公園:夾扣設計也是這個產品的一個亮點,為什么會選擇這個設計?
Shunsuke Aoki:我認為玩具和機器人之間的區別在于,玩具只是用于玩耍時間的,而不是日常使用。如果是玩具,玩一會兒之后,你就會把它放回玩具箱里。但如果是機器人,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開啟,并與人們互動。
設計成夾扣之后,用戶就可以隨身攜帶這個機器人,無論是在通勤路上,還是去學校、辦公室或健身房。
極客公園:您個人最喜歡Mirumi哪點?
Shunsuke Aoki:在創客馬拉松結束后,我們團隊的每個人都試著將Mirumi戴到自己身上,我們都覺得這個感覺,只能用“很上癮”來形容。
我最喜歡的是,當機器人對我微笑的時候,那種情感上的觸動。我們嘗試重現嬰兒的行為,比如自發地轉向人群,并對周圍的人微笑。這種行為能帶給人們很多快樂。
“智能”上的克制:為何還沒用AI?
極客公園:參加CES 2025展會期間,有什么讓您印象最深刻的事嗎?
Shunsuke Aoki:我們收到了很多AI公司和機器人公司的積極反饋。
我們的新產品目前還沒有采用AI技術,因為我們希望保持技術的簡潔性,并控制在一個可負擔的價格范圍內。但這些公司告訴我們,即使沒有AI,我們的機器人也能傳遞出情感,吸引人們的注意。他們覺得這很美妙。
極客公園:為什么沒有添加攝像頭或AI語音互動功能呢?
Shunsuke Aoki:目前,我們更注重從簡單的功能開始,仔細觀察用戶的行為。如果用戶真的需要攝像頭,我們會考慮添加。這是我們未來考慮的方向。
我們的所有產品都是這樣的設計流程,先從簡單的開始。我們會定期舉辦粉絲見面會,邀請產品用戶參加。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收集到用戶的反饋,并為下一代產品提供靈感。
極客公園:什么時候會為產品增加AI功能?
Shunsuke Aoki:我們對于要不要增加AI功能,有點不太確定。
我們的理念是從簡單的產品開始,逐漸增加功能。這和軟件開發是一樣的。如果一開始就給人們一個微信這么復雜的軟件,人們會覺得很迷惑。
AI功能本身能帶來更多交互是很好的。
但使用AI功能,需要用戶按月付費,從商業上看,這對用戶本身是一個很高的要求。
而且對于日本市場來說,我的擔憂是日本人很害羞。如果機器人總是很主動、很活躍地行動,我擔心日本人是否真的能接受這樣的產品。
談市場:年輕人不一定是主力購買群體
極客公園:用一句話給沒見過Mirumi的用戶介紹它,你會怎么說?
Shunsuke Aoki:它是一個讓周圍人變得更快樂的機器人。它是一個分享幸福的機器人。
極客公園:它針對的目標用戶是誰?
Shunsuke Aoki:會把小飾物掛在他們的包上的人,都是我們針對的用戶。
Yukai Engineering公司有不少產品,就整個公司而言,我們沒有特別具體的目標用戶群體。但在日本,我們最大的客戶群體是 50 歲到 60 歲左右的人。通常來說,這些人已經完成了孩子的撫養工作,孩子們長大成人、離開家了。這時候他們會覺得生活有些空虛。
掛在包帶上的Mirumi|圖片來源:極客公園拍攝
極客公園:為什么不是容易受到可愛事物吸引的年輕人?
Shunsuke Aoki:我們也嘗試吸引年輕人的市場,但這一代人整體上消費時間有限,因為他們都很忙,預算也很緊張。
年輕人要去聚會、喝酒,有很多朋友,而且大多數是單身,社交生活很豐富。而 50 到 60 歲的人,他們不覺得自己是老年人。他們更希望像年輕人一樣,使用一些新奇的東西。
極客公園:有人會把Mirumi和Jellycat這樣的毛絨玩具相對比,您怎么看他們之間的定位差異?
Shunsuke Aoki:區別在于我們可以給玩具添加動作和行為模式。
我認為人們對動作很敏感,尤其是表現得很像活生生的生物的動作。如果你帶著一個會動的機器人,周圍的人一定會注意到它。
我們其實在考慮與一些 IP 角色合作,我們可以讓它們動起來。
極客公園:你覺得讓人類愛上一個機器人的關鍵是什么?
Shunsuke Aoki:我們認為機器人和其他機器的區別在于,機器人能觸動人們的心。
人類從古至今一直試圖創造機器人。這說明人類天生就對機器人有好感。物體的動作對人類來說非常有吸引力。這也是我們為什么喜歡運動、喜歡跳舞的原因。
極客公園:聽說你們的產品眾籌價格大概是70美元左右。這個價格能盈利嗎?
Shunsuke Aoki:是的,按照我們目前的計劃,可以盈利。
我們對它的市場潛力也很有信心。因為類似“包包掛件”這樣的產品已經有現成的市場。我相信人們會喜歡炫耀他們的機器人包包掛件。
不過具體的銷量是很難預測的。眾籌是我們市場研究的手段,也可以幫我們確定目標用戶。
圖片來源:Yukai Engineering官網
極客公園:眾籌時間是2025年中期,是因為量產會有一些挑戰嗎?
Shunsuke Aoki:制造過程總是伴隨著挑戰,但我們希望能在六個月內做好眾籌準備。
我們將在日本和中國的工廠制造。
極客公園:Yukai Engineering的產品在市場上表現如何?
Shunsuke Aoki:我們在日本市場表現不錯。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向客戶交付了數十萬件產品。
我們去年達到了公司的盈利。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們我們正在增加 B2B 業務。我認為 B2B 業務幫助我們實現了可預見的銷售額。通過 B2B 交易,我們可以處理更大的訂單量。而消費市場的需求總是很難預測的。
不過我認為消費級機器人市場仍然不是非常成熟。在消費電子商店里,消費級機器人并不多見。
我們通過在線商店和電商平臺銷售,比如日本亞馬遜和樂天。有趣的是,在日本市場,零售店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會給制造商提供反饋,提出新功能或新顏色的建議。他們在我們的產品開發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我們也在嘗試通過零售合作伙伴擴展到其他市場。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