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力爭2027年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推動“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發展
昨天下午,東莞市政府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召開新春第一場新聞發布會,發布解讀2025年市政府一號文、二號文及“企莞家”平臺、企業服務專員機制等重磅政策,釋放經濟大市勇挑大梁、狠抓經濟,凝心聚力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東莞今年將從四方面發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2025年東莞市政府新春首場新聞發布會上,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呂成蹊表示,強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是今年東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新的一年,東莞要強動力,全力搶抓新一輪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機遇,瞄準“人工智能+先進制造”賽道,統籌安排不少于30億元支持資金,依托國家級智能移動終端產業集群優勢,充分發揮華為、OPPO、vivo等領軍企業的帶動作用,爭創全國人工智能+智能終端行業應用基地,打造集技術研發、產品制造、數據服務于一體的濱海灣人工智能新區,爭取在發展AI手機、AI服務器、AI可穿戴設備等細分賽道上率先突破。要挖潛力,發揮生產性服務業激發制造業煥新變革的關鍵作用,突出“生產性服務業+先進制造”,加快補齊東莞生產性服務業短板,進一步支撐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實現與制造業比翼雙飛、相互成就。要激活力,構建“線上不打烊、線下面對面”的統一對企服務體系,線上依托“企莞家”平臺,打造企業真正的家,線下打造專業貼心的服務專員隊伍,讓部門多服務、企業少跑腿,努力打造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最懂企業的政府,推動大中小企業勃發生機、上下游產業共同繁榮。要聚民力,在就業、教育、醫療等群眾關切的領域持續發力、加大投入,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難事辦妥,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更安心、更舒心、更暖心,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將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終端兩大主攻方向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今年的東莞市政府一號文聚焦“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未來3年,東莞將投入不少于30億元財政資金、設立規模不少于50億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力爭到2027年全市可調度使用算力10000P以上,打造100個以上AI+先進制造示范應用場景,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點企業,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相關產業規模分別突破300億元和3000億元,全力打造國家級新型智能終端產業高地和工業垂直領域模型應用創新高地。
對此,東莞將圍繞智能算力、工業數據和模型算法三大關鍵要素,全面夯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基礎底座。設立最高5000萬元的算力券、1500萬元的模型券,打造不少于30個行業級數據集和知識庫,支持組建人工智能領域創新聯合體,對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4000萬元資助。
東莞將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終端兩大主攻方向,強化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建成不少于6000個節點的工業邊端智算網絡,投入最高3億元資金,開展AI+示范應用場景模型開發,構建“全身+全屋+全車+全廠”AI+軟硬件產品矩陣,吸引AI+智能終端、AI+智能裝備在莞首發、首秀、首展。
“企莞家”平臺升級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此前,東莞成立了企業服務中心,搭建了“企莞家”服務平臺,啟動了“四上”企業服務專員工作,實現服務專員與全市近2萬家“四上”企業“點對點”精準對接。今年,東莞將深度整合“企莞家”平臺和企業服務專員隊伍,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統一對企服務體系。
記者在會上獲悉,目前全新升級的“企莞家”平臺已正式試運行,成為服務全市所有企業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整合多個政府平臺服務,企業查詢政策、辦理業務、反饋訴求不用到處跑、到處找;集合各類企業訴求渠道,對企業訴求統一受理、轉派、辦理、回復,一站式解決企業難題;整合各類涉企服務資源,滿足企業多樣化、個性化服務需求,企業找服務就像在超市購物一樣方便。
同時,東莞也將進一步升級企業服務專員機制,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鏈條的服務。服務范圍由“四上”企業擴展至全市企業,讓每家企業都擁有“有求必應”的專業服務。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遇到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向服務專員反映,由服務專員分類分級辦理,確保每一個訴求都能及時處理。
企業服務專員機制還將依托“企莞家”,打造移動端應用,為企業提供政策查詢、訴求管理等便捷的掌上服務,讓企業隨時隨地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務體驗。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