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價值”帶火AI陪伴機器人大廠創業者、頭部機構“跑步入場”|聚焦
《科創板日報》2月2日訊(記者 陳美)自從AI陪伴機器人在2025年CES展火了之后,一批AI陪伴小機器人憑借可愛呆萌的形象,火速出圈。特別是日本企業推出的一款毛茸茸小機器人——錢包妖精,受到了很多女性消費者的喜愛。
還有三星推出的混動機器人,這款黃色的機器人帶有輪子和傳感器,配備投影儀,可以玩游戲、回答問題,甚至在墻面放映電影,成為家庭娛樂的新選擇。
諸多AI陪伴機器人的出現,讓這一賽道成為2025年AI應用落地中“最靚”的風口。不少大廠離職創業者“跑步入場”;多個項目背后閃現多個頭部機構身影。
一位已經出手AI陪伴機器人的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這些AI陪伴機器人通過AI能力的加持,已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而是情感陪伴的朋友,成為市場上新的需求。
據貝哲斯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陪伴類機器人市場規模為750億元,預計到2029年有望突破3000億元,年增長率超過25%。
新晉玩家不斷涌入AI陪伴機器人的大爆發,吸引了新晉玩家的涌入。《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近一段時間以來,該賽道動態頻傳,新項目持續成立,資本也在加速押注。
最新入局的是維他動力,其不僅創始團隊豪華,且受到了投資機構的青睞。
披露顯示,維他動力創始人兼CEO余軼南來自于地平線,為前副總裁、軟件平臺產品線總裁;另兩位聯合創始人分別是地平線前軟件平臺總架構師、智駕創始團隊成員宋巍,和理想汽車前智能駕駛產品總監趙哲倫。
而在維他動力正式成立一個月后,多家頭部機構就出手押注,包括高瓴資本、元璟資本、柏睿資本(寧德時代副董事長李平出資創辦的投資機構)、百度風投和初心資本等。其中,地平線、高瓴資本為領投方。
對于融資后的計劃和打法,《科創板日報》記者向維他動力方面詢問,對方表示,“節后回復”。但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AI陪伴機器人或是維他動力的創業方向。
無獨有偶,最近才完成新增股東變更的靈童機器人,業務聚焦的也是AI陪伴機器人,并在形態上進一步細化到“人形機器人”。公司創始人陸杰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將發力“桌面級陪伴機器人”,同時與市場上大多數人物IP相結合,打造具有“靈魂”的AI硬件,而這家AI陪伴機器人身后已匯聚了科大訊飛、策源資本等機構。
再者,原小鵬汽車內飾設計負責人孫兆治創立的AI陪伴機器人公司——珞博智能,也悄悄完成了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據介紹,公司目前已完成前三輪原型機的設計開發,首款產品定位為“AI潮玩”。
上述已經出手AI陪伴機器人的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擁有強大而智能的情感交互系統,能夠精準地感知和理解人類情緒變化,并輕松駕馭各種互動游戲,帶來情緒價值的滿足,是這類AI陪伴機器人最大的特點。
“比如當你開心,AI陪伴機器人會用歡快的語調回應你的喜悅;當你疲憊或沮喪時,它會敏銳地察覺到情緒的低落,用溫暖的話語或者輕柔的音樂安慰你。”
此外,還有一些AI陪伴機器人會與IP人物相結合,比如白素貞、法海,或者年輕人喜歡的動漫人物海賊王等,根據人物性格特點,為機器人定制互動對話功能。“這些對話會根據每一位種人物性格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對話內容和回復,為消費者帶來驚喜。”上述投資人稱。
另有AI陪伴機器人創業者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從IP的角度來看,某些IP本身就具備了‘情緒價值’和‘陪伴’功能;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則為這種‘情緒價值’和‘陪伴’增添了理解、學習的互動能力,比如敏銳地捕捉周圍環境細微變化,精準識別語音指令,以完成查詢天氣、設定鬧鐘,以及調整空調溫度等任務,這些都滿足了現代生活方式下的需求。”
在一些眾籌平臺上,《科創板日報》記者看到,市場已經開始為這類需求買單。由可觸未來開發推出的AI桌面機器人——Looi Robot,截至目前已獲得了超4000臺的募集總數量,眾籌金額超最初目標金額百倍。與此同時,該款AI桌面機器人還得到了眾多科技博主和馬斯克的“點贊”。
2024年末,可觸未來還獲得了來自XBOTPARK基金、奇績創壇、FutureX Capital的投資。
一個“千億級”市場正被打開“情緒價值”撬動了AI陪伴需求,一個新的“千億級”市場正被打開。截至目前,盡管賽道內創業者眾多,但AI陪伴機器人市場價格卻千差萬別。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一款來自日本、于2018年就已發布的機器人LOVOT,在國內售價高達7萬元,而前述眾籌的Looi Robot,價格為129美元;另一款在海外眾籌平臺上線的AI寵物Ropet,眾籌價格則為199美元。
同為AI陪伴機器人,為何價格相差如此之大?上述投資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主要區別還是在于產品定位,以及傳感器和面部控制技術。
據介紹,LOVOT最大特點在于能進行逼真的情感交流,比如豐富的表情。LOVOT的眼睛由多層2D顯示屏構成,能夠展示超過10億種微表情,眼球移動、眨眼速度和瞳孔寬度都經過精密計算,以達到自然模擬人眼的效果。
情感反應上,LOVOT能夠通過傳感器感知觸摸、壓力、距離等,對人類的撫摸、擁抱等行為作出情感反應,例如發出咕咕聲或閉上眼睛。
面部表情上,則通過視覺、聽覺等高精度傳感器和控制算法,讓機器人實現面部和肢體動作的精準控制和協調,讓機器人在情感智能大模型的調動下做出眨眼、皺眉等多種人類微表情,達到真實的情感培養需求。
除了觸摸傳感器、高精度攝像頭、激光雷達等硬件上的成本,LOVOT的軟件成本則包括大模型、實時處理和云服務支持。
其中,情感計算是LOVOT這類表情陪伴機器人的核心技術之一。“通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算法,對人類的語音、表情、生理特征等多個維度的情感信息進行捕捉、分析和建模,陪伴機器人得以實現與用戶的深度交互。”不過,該位投資人談到,國內的AI陪伴機器人目前大多還是多模態交互,從界面、手勢、語音等方面入手,為產品交互增添趣味性。
在情感計算上,Meta、谷歌以及國內的科大訊飛、字節等企業,在情感大模型研發中已取得顯著進展。
Meta的SpiritLM模型可捕捉語音中的細微情緒變化,為AI陪伴機器人提供更加自然的交互能力;字節的豆包在節前發布的實時語音大模型,也能感受到用戶情感,且自帶情緒和情感,可以隨時打斷對話,互動更加擬人。
截至目前,包括微軟小冰、谷歌AlphaGo、以及香港漢森機器人公司開發的人形醫療助理機器人Grace,均涉及“情感計算”。而AI寵物、AI手辦、AI潮玩等,更多的是則是以“外表”+多模態形式,占領消費者心智。
比如在CES上圈粉無數的Mirumi,就是憑借超萌和治愈系的外表,吸引了消費者的喜愛。Mirumi 創造者日本機器人公司Yukai Engineering表示,Mirumi對情緒價值的定義非常具體和簡單,以致于在互動時做得十分“精準”。
上述AI陪伴機器人創業者則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AI陪伴機器人通過情感交流功能和娛樂角色特征,正成為智能家居及娛樂領域的延申。“不管是AI寵物、AI手辦、AI潮玩,還是AI桌面機器人,只要定位精確,就有望贏得市場。”
截至目前,《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上述闖入AI陪伴機器人賽道的企業,將快速突破硬件部分,之后牽手國內大模型公司,而上述突破情感大模型研發的企業以及大模型“七小虎”們,也將“攻城掠地”,搶占新一波大模型技術落地潮。
- 免責聲明
- 本文所包含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種的觀點。在新火種上獲取的所有信息均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新火種對本文可能提及或鏈接的任何項目不表示認可。 交易和投資涉及高風險,讀者在采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任何行動之前,請務必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最終的決策應該基于您自己的獨立判斷。新火種不對因依賴本文觀點而產生的任何金錢損失負任何責任。